随着航空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机作为自己的出行方式,但航空公司根据收益管理系统进行实时价格调整,票价变化明显。票价浮动大这一特点使价格预测极具实际应用价值。提出运用时间序列算法进行建模,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时间序列的机票预测算法,通过比较分析预测结果与实际旅游网站发布价格,表明该模型可为旅客提供较可靠的购票决策支持,并为旅客节省开支。
飞机尾号分配问题是航空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其结果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和飞行安全等。首先以飞机维修机会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航班环生成模型,利用列生成算法和Floyd 最短路算法的结合生成了满足3 天维修计划的多维修基地航班环;其次,利用分支定界算法得到了航班环生成模型的0-1 最优解;再次,采用KM算法完成了飞机与航班环的完美匹配,实现了航班环的动态分配;最后,通过对一个算例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对中国民航的高原运行政策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高原运行的基本方案和运行控制总纲。对成都双流和拉萨贡嘎机场的基本情况和特殊地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成都要拉萨高原航线运行控制的特殊性,重点对航路相关问题和飘降程序进行了分析。参考A319-115飞机,在双拉航线上,以实际运行的限制因素为变量,着重对该航线发动机单发后的飘降问题和客舱释压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性。
针对机场空侧真实感三维场景建模的需求,提出一种采用机场地图数据库,在OpenFlight API 支持下参数化生成机场空侧三维场景模型的方法。首先分析了AMDB 数据库架构和数据构造;其次依据AIXM5数据交换标准,设计了针对机场空侧三维场景模型几何数据整合接口;然后提出了机场空侧三维场景模型的特征分类模型,并根据不同的分类设计基于OpenFlight API的场景树生成方法;最后通过实例构建了三维场景模型。该技术能够实现不同时候、天气情况下机场空侧三维场景的快速构建。
对GBAS 精度性能进行了分析。分别按照基于码减载波(code minus carrier,CMC)和B值两种方法对GBAS 基准站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CMC 分析结果和B值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袁GBAS 基准站的精度性能等级约为GAD-A2。CMC分析法与B值分析方法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CMC 需要使用双频观测量;B值只需要单频观测量。CMC 消除了短周期的多路径效应,主要反映的是长周期的多路径效应;B值经过GBAS基准站接收机平均,反映了不同接收机组合的多路径综合效应,更能反映GBAS 差分校正误差的实际影响。除此之外,CMC分析法与B值分析法的天空图可以直观地评估GBAS站址的多路径环境。
对于应用卫星导航的民用航空运行而言,电离层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导航误差影响因素。由于电离层存在模型复杂、异常扰动和闪烁、电离层风暴的特性,尤其在太阳活动期间,可对民航导航带来致命性的影响,影响航空正常运行。国际上针对消除电离层误差提出了单一模型、相对定位以及广域增强等方法,目前国际民航组织也在开展电离层数据收集和构建区域电离层模型的工作。针对电离层形成的原因与特性、消除电离层手段、电离层对民用航空导航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了民用航空消除电离层误差的方法和设想。
地基区域导航是区域导航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区域导航运行需要对导航设施覆盖范围及其精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从而保证此导航方式下运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介绍了地基区域导航系统的基本计算原理、网络结构布局、系统设计方式,以及系统的数据管理、导航性能分析评估、数据交换等方面的功能,并结合具体机场对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从而给出了一种针对地基区域导航性能评估问题的解决方案。
OpenGL库没有提供直接的文本显示和处理函数,文献[4]给出一种基于GDI的OpenGL文本绘制方法,但该方法效率低,CPU占用量大。考虑到Windows多线程机制,对上述方法做出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的OpenGL 文本绘制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利用多核处理器的优势,在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或进行大批量文本数据绘制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文本绘制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以附加应力等于地基自重应力的10%为标准,应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飞机荷载类型、道面板厚度、道面混凝土材料以及道面土基回弹模量对于道面地基的工作区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院飞机荷载类型对工作区深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轻型飞机工作区深度在1.5 m左右,而重型飞机工作区深度可达6.0 m。道面板厚度在0.2~0.5 m 范围内变化时,对于重型飞机,其影响深度在4.4~6.0 m 范围内变化,变化幅度达36.4%;面层材料弯拉模量对影响深度影响很小。对于重型飞机作用下,土基回弹模量在18~80 MPa 内变动时,路基工作区深度由4.4 m增为5.4 m,增幅为18.5%。上述结论对于场道地基处理及分析计算具有参考价值。
为解决目前航空公司餐食管理混乱的问题,提出了精确化的航班餐食管理方案并进行了开发与投产。原有配餐管理方式下,餐食数据由航空公司主控人员在航班换季(春、秋)时在T-card 中设置,并由地服人员实时提供旅客相关服务,导致用户订座时的航班餐食信息可能与实际配餐不匹配,由此引发的客户投诉量可达航空公司总投诉的10%左右。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和实现了精确化的航班餐食管理。航空公司通过ISS2 系统实时管理餐食数据,并且实时同步到航信主机内,在用户进行航班查询时计算显示准确的餐食数据。投产结果说明精确化的航班餐食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航空公司的餐食管理水平,可减少80%的订座餐食与实际配餐的不匹配率,降低了8%的客户投诉,提高了旅客满意度,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