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内新闻 -- 正文
构建校地协同育人共同体 共筑青年法治人才培养新生态
2025-06-27 09:08浏览次数:信息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
通讯员:董学敏 张梦 编辑:吴延松

本网讯 近日,taptap下载安装安卓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天津市滨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单位,在河东法院第一法庭举办“法伴人生路,青春不‘毒’行”禁毒主题教育活动。法学院三十余名师生通过模拟法庭实践、禁毒知识学习、集体禁毒宣誓等环节,将课堂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法治实践,构建起“案例教学-场景体验-职业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新生态。



在模拟庭审环节,同学们在法院干警指导下,分别饰演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剧本根据河东法院审理的贩卖含依托咪酯成分“上头电子烟”的真实毒品犯罪案件改编而成,在“审判长”主持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严格遵循法庭审理程序进行,模拟法庭在“被告人”的真诚忏悔中落下帷幕。同学们通过生动演绎,将禁毒法律知识及涉毒犯罪的严重后果直观地传递给现场师生,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识毒、拒毒、防毒、禁毒的重要性,全程沉浸式体验了庭审过程。



宣讲环节中,天津市滨海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讲师运用生动有趣的课件,有效调动了在场师生参与禁毒的积极性。戒毒所干警们通过展示毒品样品、原植物模型、发放禁毒宣传资料以及“VR”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毒品的种类、特征、危害及新型毒品的防范知识,告诫同学们要谨慎交友、远离易涉毒场所,克制好奇心、坚决抵制“第一口”,从自身做起强化防毒意识。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活动尾声,法官与戒毒所警官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不忘东亚病夫的耻辱,坚决与毒魔作斗争……”铿锵誓言回荡在法庭,也深深铭刻在每位参与者的心中。活动结束后,审判长饰演者周彬表示:“这是一次深刻的法治教育实践,零距离接触庭审让我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也让我学习到了禁毒法律知识,收获颇丰。”



“这种沉浸式教育让学生真正领悟了法律的温度与力量。”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团委书记董学敏表示,“当学生以‘法律人’身份分析毒品犯罪时,其职业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双重提升。”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已与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等40余家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打造青年法治人才培养校地协同育人共同体,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普法宣传,更是学院落实“实践育人、产教融合”办学理念的重要探索,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的民航法治人才提供了新范式。


内容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