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一百余件凝聚科技与温情的3D打印作品从taptap下载安装安卓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启程,跨越3000多公里抵达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第二高级中学。一场云端捐赠仪式通过线上直播连接津疆两地学子,两校学生代表和学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共同见证教育援疆的动人时刻。


共青团于田县委负责人在接收作品时深情表示:“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点燃青少年梦想的核心引擎。这些作品承载着东西部青年的共同期待,为边疆学子打开探索未来的窗口。”于田县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李浩宁动情回应:“这份厚礼如同‘及时雨’,滋润了边疆教育的土壤。感谢中欧学院的远见担当,更珍视这份跨越山河情谊!”
此次科技之缘始于2024年12月,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团委联合创新团队党支部与学校研支团共同发起“丝路筑梦 青春共航”寒假云支教实践项目。11名本研学生通过手写明信片、民航科普网课、课业云辅导等形式,与于田二高学子建立深厚联结。新学期伊始,项目发起人,第七期天津市青马学员鲁联朋萌生新愿:“如何让知识突破屏幕限制,让边疆孩子触摸真实的大学梦?”在与老师探讨后,他带领团队将实验室里的3D打印技术转化为实体教具。
在打印机嗡鸣声中,象征中华文明的“天坛”穹顶、华表,展现民航特色的飞机模型,广受青少年喜爱的“孙悟空”渐次成型。百余件作品从设计到落地,历经两个月的精雕细琢,每一道纹路都凝结着学子们对科技援疆的热忱。
捐赠仪式现场,于田二高的学生们簇拥在展台前,高一学生买买提艾力眼中闪烁着惊叹:“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3D打印的作品,它就像魔法一样把图纸变成了实物!摸到这些模型,听大哥哥讲解原理,才发现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能够将先进的科技带入边疆课堂,看到学生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渴望,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和科技的力量。感谢中欧学院携手,帮助边疆学子拥抱科技、提升综合素养。”学校第一期研支团成员、于田二高英语教师王棋,道出这场科技援疆行动的意义——以科技之翼,让知识山海,助力边疆学子逐梦苍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