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党史回眸】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第一份包干合同书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作者:    时间:2021-10-21    阅读量: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这就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文章在党内外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了强烈反响,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着重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批评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两个凡是的错误态度,号召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这个讲话在关键时刻给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有力的支持。从而推动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深入展开。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着由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农民于1978年12月签订的一份保证书。这份保证书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拉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公社乃至全县最穷的,1978年夏收分麦子,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全队18户,只有2户没讨过饭。1978年秋,严俊昌当了队长,为了队员能有饭吃,村干部决定实行分田到户,准备先干一年试试。1978年12月的某个冬日傍晚,小岗村18户人家的主事人聚集在严立华家,严俊昌宣布开会。保证书很快写完,没有标点符号,错别字却是不少:“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下面是各家各户的姓名。这张揿满红手印的大包干秘密誓言就这样诞生了。会后,社员连夜抓阄分牲畜、农具,丈量土地,很快就分好了。包干任务完成后,剩余全归自己。1979年秋收,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自1956年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12488公斤公粮;小岗每间土坯屋里都堆满了粮食。丰收以后,滁州地委在凤阳召开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不讲话的现场会”,全地区四级干部参加。此后,大包干在滁州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省很快推开了。小岗生产队农民签订的包干到户的保证书成为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标志,载入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史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认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全国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外交政策也取得重大进展,应该从1979年起将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全会认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面展开,改革开放由这次全会拉开了序幕,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征程,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版权所有©taptap下载安装安卓 |  地址: 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