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绘就“疆”来新功图】聚力教育帮扶 赋能乡村振兴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助力策勒教育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5-28 17:42
通讯员:李坎帅 伊竹 李静 王宁
编辑:李利滨

“教育作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筑牢乡村全面振兴基础的重要作用。”

“心系策勒教育,山海皆可平。我们要发挥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优势,投入到教育帮扶工作中去。”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烈地讨论着下一步的教育帮扶工作,各抒己见......

为进一步巩固2023年以来对口教育帮扶策勒的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理念等方面优势,将精准教育帮扶作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实践与凝练教育帮扶经验,用“授人以渔”的长远眼光,在对口帮扶策勒的过程中探索走出了一条高校教育帮扶的新路径。


教育协作跨山河 有的放矢开展“线下送教”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邢军是一名边疆儿女,2023年来到策勒县第一中学挂职德育副校长,她开展的打造高质量的教研、规范讲课稿、激活资源培优强基、建好建强“大师资”等工作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大力肯定。

2024年5月,邢军和学校5名思政课教师再次来到新疆,赴策勒县开展为期一周的“线下送教”活动。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通过学科帮扶、优势带动、资源共享等方式,持续加强与策勒县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本次活动重点围绕如何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等话题展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郝锦花分享经验说:“各个学段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既要有各自的重点,又要体现整体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在各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元素,如国家观念、民族精神、社会责任等,将这些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本次线下送教以示范课、听评课、座谈会等形式为载体展开,送教一行人先后到达策勒县第三小学、第四中学、第一中学、恰哈乡中心小学、奴尔乡中心小学、达玛沟乡中心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分别围绕国家安全、民主政治、共建“一带一路”等主题开展示范课教学展示14场。在各学段围绕思政课及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听评课活动40余次。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和大思政课建设,送教教师与多所学校相关领导和各学科教师代表开展座谈会20余场。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面向和田地区教育系统,送教团队教师分别开展讲座。送教团临时党支部书记邢军面向中国民航驻村工作队和第五、第七大队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新时代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建设的重大意义》专题党课,临时党支部其他成员分别以不同历史时期为依托,分享故事案例。

与会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开展本次党纪学习教育是推动达玛沟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引导全体基层党员干部纪法入心、作风养成、示范引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策勒县第一中学历史教师阿力木江•阿卜杜赛麦提表示:“此次‘送教入策’活动内容紧凑、课例丰富,互动研讨的思维碰撞、听评课的专业指导,既送来了‘理念’,又送来了‘方法’,使大家从思想上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在方式方法上也获益匪浅,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领悟提高的平台,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用活帮教资源 创新拓展跟班学习“新路径”


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自本学期开学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1+5+N”的思路开展对策勒县教师跟班学习教师的培训工作,依托校内外多种资源,如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平台、集体备课、实践教学、网络名师工作室等多种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本学期,每位策勒思政课教师平均听课380余学时,参加教研室集体备课平均每人达到50学时,通过外出研学、参加天津市大中小一体化培训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平均每位教师达到8学时。通过“一二三四”课堂的统筹联动,有效帮助策勒教师开阔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10位教师开展磨课练兵活动,为策勒县思政课教师精心安排10名指导教师。在教案设计过程中,策勒县参赛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设计新颖、逻辑严谨,紧紧围绕课程目标,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参加磨课的10名教师依次进行10分钟现场教学展示。对讲稿的一词一句反复斟酌,对课件的一图一文精挑细选,充分展现了磨课教师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和对此次磨课活动的高度重视。展示结束后,指导教师对教学展示做出细致精准的点评和指导,从教学选题、教学设计、教学导入、教学内容、PPT制作、音视频选用、师生互动、教姿教态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跟班教师萨日娜表示:“经过近3个月的学习,我和我的同事们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1+5+N’的跟班思路,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撰写教案、课件制作、说课评课、教学展示、经验分享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让我们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汲取知识,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联合共建,高质量完成跟班学习任务,为未来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脚上有泥 心中有情 开辟深化立德树人“大课堂”


黄沙漫漫,卷袭身旁,遮天蔽日,一片昏暗。这是新疆策勒沙尘暴天气的真实写照。已经在新疆挂职锻炼3个月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郭英楠感慨道:“能够为国家边疆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倍感光荣。虽然在戈壁滩的坚守条件艰苦,但身处文化润疆第一线,我过得非常充实。”2023年底,得知学校与策勒县要开展第二期帮扶交流工作,郭英楠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

以切实提升教学水平为目的,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集体备课。抵达对口帮扶单位策勒县第一中学后,郭英楠第一时间理清工作思路,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寻找问题根源,通过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多次探讨交流,发现学校集体备课存在许多不规范问题,教师无法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此,郭英楠着手推进学校教学体系的系统化改革,经过1个月左右的反复推敲,草拟《推进策勒县一中集体备课实质化、深入化管理办法》,该办法推行后,郭英楠指导高一、高二政治课程组进行课件及教案的修订工作,初步解决了学校政治课教学不规范、无条理、欠精准等问题,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水平。

策划大型校园文化节,激活学校思政教育活力。作为策勒县第一中学副校长,郭英楠时刻关心全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及校园文化建设。她提出以“两种结合”的方式打造校园文化节,围绕“三赛一剧”,将其中蕴含的“大思政”精神循序渐进地加以传承,成为每学期固定的特色活动。“两种结合”一方面是校园文化要与学生最关心、最热点的校园问题结合,另一方面是校园文化要与党的最新政策相结合。在参与校园文化节的过程中,全校师生热情高涨、作品丰硕,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深化了对“反对校园霸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好普通话做好中国人”的认识,充分体现出大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深入一线发挥“思政”辐射力,有序开展基层调研及送教活动。民航帮扶工作已在策勒开展多年,其中涌现出大量感人故事及经典案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郭英楠积极响应学校及学院工作安排,配合第一批赴新疆开展挂职的邢军策划开展民航帮扶实地调研工作,这对于梳理民航帮扶成果,增进思政课程育人真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郭英楠也非常关心策勒县乡村教育,她每周随送教团下乡,开展送教、听评课、规范教学及德育管理工作,抓住当地最关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发挥“大思政”的重要作用》专题讲座,为广大教师答疑解惑。

璞玉雕琢则成器,团队砥砺方致远。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落实学院党委工作要求,胸怀国家责任,担当时代使命,致力于构建“津-疆”高质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格局,带动策勒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总结经验,帮助策勒地区思政教育在不同学段都能够贯穿始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为文化润疆贡献力量。



内容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