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将于11月召开第三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五年奋斗路·喜迎党代会”系列工作巡礼专题,全面展示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强不息、守正创新,激昂进取、勇毅前行,秉承“明德至善·弘毅兴邦”的校训精神,以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精气神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砥砺五载铸辉煌,奋楫扬帆再起航。自taptap下载安装安卓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国家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有关政策,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推动国际化发展踏上新征程,持续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学建设。
构筑全球伙伴关系 搭建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
过去五年间,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及港澳台合作网络,深化与行业国际组织、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航空制造业和民航运输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开拓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学校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国际航空安全运行管理联合资源合作中心”;与巴西民航局和委内瑞拉民航局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在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飞行技术、机务维修、空中交通管理等民航重要领域的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合作。

学校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签署合作协议

学校与巴西民航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学校与委内瑞拉民航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学校与新加坡民航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在联合举办培训项目、国际会议和研讨会,以及联合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与泰国川登喜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在乘务等专业领域开展师生交流;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开展科研合作、人员交流达成共识;与哈萨克斯坦民航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智慧民航、无人机、飞行等领域开展师生交流和科研合作;与埃塞俄比亚航空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在航空教育、行业培训、技术研究与创新、文化交流与合作等重要领域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合作;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聚焦民航重点领域开展航空国际化人才培训,联合举办培训课程、研讨会和进行师资交流;与澳门城市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推动开展航空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职业培训。

学校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签署校际合作谅解备忘录

学校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学校与空客公司签署备忘录,共建航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与波音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中国民航教育科技人才领域高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埃克森美孚公司续签奖学金协议,激励学生投身民航、勤奋学习;与意大利航空航天企业协会签署协议,共建中意航空联合实验室。

学校与波音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学校与空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与亚洲航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面向东南亚地区开展高端培训、企业实践和技术交流等人力资源建设全面合作;与香港国泰航空公司和澳门航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航空后备人才培养;与长荣航空续签合作协议,深化在师生研习、专家交流、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

学校与亚洲航空签署合作协议
此外,学校于2019年承办第十一届国际建模、辨识和控制会议,以及2019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技术国际论坛;2020年联合主办第四届COMAC国际科技创新周;2021年举办首届航空气象国际学术论坛;2022年承办第七届中国民用航空培训产业国际论坛;2023年学校承办国际人机交互大会国际工程心理学和认知工效学主题下的平行分会,以及联合承办2023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术会议;2024年举办民航涉外法治研讨会……为中外学者搭建了一系列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

学校承办国际人机交互大会国际工程心理学和认知工效学主题下的平行分会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 双轮驱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强教必先强师”,学校秉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致力于打造行业专家队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专兼结合、引育并举”系统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师资团队。
系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国家外国专家计划等创新人才交流项目在民航重要领域系统聘请外籍专家,夯实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基础。过去三年间学校获批的国家和天津市外国专家项目实现了量的增长与质的飞跃,获批项目共计25项,累计引进海外专家40余人。自2022年起,学校参照国家外专项目的管理办法,设立了校内外专引智项目,用以资助学校教师与国(境)外专家开展国际交流、科研合作项目预研和在地国际化课程建设等活动,并为申请国家外专项目、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和学生联合培养项目等做好前期准备,截至目前,已支持立项28项,引进海外专家32人,构建起高水平、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2023年,学校赴英国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获得使馆教育处大力支持,为学校未来发展构筑有力的国际化人才支撑。

外国专家在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学校赴英国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
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成为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他们紧跟学科前沿动态,展现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为全球民航发展建言献策,为学校和中国民航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学校在国际民航组织2022年创新博览会上作主题演讲,介绍中国民航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在第二届亚太航空安全研讨会上分享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将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理念应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案例;在中国常驻国际民航组织(ICAO)理事会代表处担任国际航空环境保护议题顾问,协助做好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41届大会有关国际航空环境保护议题的相关工作;在首届数字创新、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向全球推介由学校自主设计、开发的“郁金香”智慧学习平台(TULIP-Task-based Ultra Learning Intelligent Platform)……
全方位开展国际化师资库建设。学校利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航空教育培训+”计划(TRAINAIR PLUS Programme)完成首批国际化师资三个阶段系统化培养。截至目前,学校已有1名教师获得ICAO课程审核员资质,38名教师取得ICAO教员培训证书,78名教师获得ICAO课程开发员培训证书。学校持续选派教学科研能力强、专业技能好,且具备较高外语水平的青年教师或骨干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研修、赴国际组织借调、实践访学,教师们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使得视野进一步开阔,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教学科研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以来,学校共计选派8名教师赴国际航协实践访学,参与多个主要业务领域的运营与实践,推进教师专业知识与国际民航一线业务接轨。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 Data Repository)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学校2位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3)”榜单,6位教师入选“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逐年提升。
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 开启中外合作办学新篇章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2007年创建以来,始终站在中法两国人文交流、航空科技合作的政治高度上,利用中法双方优质教育资源,依托中欧航空企业合作平台,吸引了大量优质生源,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据统计,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已经成功培养了11届卓越航空工程师,广泛供职于飞机设计制造企业、研究所、空管局、航空公司等单位,从事技术研发、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等工作。其中,2024届毕业生有40%的学生在中商飞、中商发等航空企业就业。毕业生在数理基础和语言交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民机相关领域就业竞争力逐年提高,社会与行业认可度明显提升。

2021届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学生毕业照
2019年,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再次通过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评估,获最高等级认证(6年)。2020年,与中商飞开展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开设“大飞机班”项目,标志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多年构建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充分认可。2021年,成功举办首届中法民航科技学术论坛,与中国商发共建商用航空发动机运维技术联合开发实验室。2022年,举办民航高质量发展论坛,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建民航航空器冲击防护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通过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评估,获最高等级认证
2024年,学校与法国合作方法国国立民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学及法国国立机械与航空技术大学共同签署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2023-2034合作框架协议与2023-2028年第四期合作协议,双方将探索新型国际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高质量建设中法联合科研实验室与省部级实验科研平台,打通本-硕-博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大量具有“两业”融合视野的国际化卓越航空工程师,为实现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

中法双方签署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2023-2034合作框架协议与2023-2028年第四期合作协议
深耕国际民航教育 对接国际标准
作为民航局直属院校,学校始终发挥行业高校立足行业、立足高等教育的双重优势,大力发展国际民航教育,坚持留学生学历教育和国际培训并重。同时,以国际民航组织(ICAO)“航空教育培训+”计划(TRAINAIR PLUS Programme)为平台,推动中国民航教育培训标准化建设与世界接轨。
“留学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品牌建设提质增效。学校于2018年、2019年先后新增通信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2023年,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办首届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硕士(全英文)项目,同时启动民航通信导航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留学生招生规模和生源国范围不断扩大,学校现有留学生近200人,生源国主要为亚洲、非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的国际化高端应用型人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加强民航运输能力建设提供了高水平人才支撑。

首届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硕士(全英文)项目开班仪式
国际培训项目实现新突破。近五年,学校开展安哥拉地勤维护能力提升培训、中国—东盟航空人员飞行运行性能培训、发展中国家机场管制技术培训等多个精品培训项目,其中“中国—东盟航空人员飞行运行性能培训”被推选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培训项目是中国民航在输出技术标准方面的积极尝试,充分发挥了学校在民航专业特色领域的综合优势,融入了中国民航教育国际化的最新建设成果,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走出去”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学校卓越的国际化办学能力。

学校开展安哥拉地勤维护能力提升培训

中国—东盟航空人员飞行运行性能培训
标准化建设迈入新阶段。积极建设国际民航组织(ICAO)“航空教育培训+”计划(TRAINAIR PLUS Programme),成为中国大陆(内地)唯一的金制会员单位,航空教育培训迈入新阶段。学校于2017年成为ICAO“航空教育培训+”计划正式会员以来,以ICAO标准化国际课程建设指南为基础,围绕航空器设计、维修及运行管理的关键技术和重点要求,建设航空专业系列教学资源,完成6门国际民航组织标准课程建设,服务于本科生工程训练教学及行业国际教育。该项目已累计为10余个国家、300余名学员提供行业专业课程与培训资源。由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翻译的《国际民航组织教员培训课程》中文版本于2024年4月加入全球航空教育培训共享资源库并开始使用,此举极大支持了ICAO标准建议措施及文件在中国地区的推广实施。ICAO标准化课程资源与学校传统学历培养体系的有机融合,开创了国际化的“技术+学历”全新培养模式,为探索民航专业技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学校完成6门国际民航组织标准课程建设

学校成为国际民航组织(ICAO)“航空教育培训+”计划(TRAINAIR PLUS Programme)金制会员
拓展国际视野 提升全球胜任力
作为我国民航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最高学府和主基地、主力军,学校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打造沉浸式国际学习环境,着力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2023年,学校获批并组织实施“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和“交叉学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项目”,成规模、成体系引进海内外顶尖教授和国际组织专家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跨学科科研能力。此外,学校连续多年组织选拔学生参加中国联合国协会举办的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放眼世界、提升能力,为未来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
学校获批教育部2024年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标志着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实现了新的飞跃。获批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项目,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共育国际化科技创新人才。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民航局教育人才类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立项已覆盖学校飞行、机务、适航、空管、经管和航空法等民航特色专业领域,为相关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和坚实支撑。
学校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将建设以法学为主,融合外语、民航运输、航空大数据智能等学科的复合型、交叉型涉外航空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形成有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高质量涉外航空法治人才培养示范区。为把基地建好、建实、建设到位,学校举办首届国际化航空法治人才培养合作会议,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分办事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北亚区、教学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航空企业、律师事务所等40家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探讨国际化航空法治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享人才培养的经验,达成协同培养的共识。

学校举办首届国际化航空法治人才培养合作会议
2024年7月,学校组织举办首届国际课程周活动,来自美国普渡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等国际航空组织和机构的15名外籍教授、行业专家,开设了12门高层次、高质量、高标准的全外语课程,吸引了近500名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课程考核,获得结课证书。海外一流学者与行业专家汇聚一堂,中方教师悉心辅导,形成了一支多元化、国际化的教学团队,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为营造“在地国际化”氛围,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搭建师生交流的桥梁,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国际化资源,组织公派出国(境)访问的教师返校后以讲座或视频的形式向在校生介绍本领域国际前沿知识,分享参与国际交流工作的体会、感受和思考。从最新科研成果到行业发展趋势,从在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到跨文化交流的趣事与挑战,教师们精心准备、用心分享,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国际事务的热情。

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萨拉萨尔为面向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学生作主题讲座

ICAO高级专家Mihret Tesfaye Legase在国际课程周讲授《航空人为因素及维修差错管理》

Mark Levine教授在国际课程周讲授《英语公共演讲——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积极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竞赛,鼓励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深耕专业知识,更要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展现自我。2023级博士研究生洪瑞媛在2024国际人机交互大会上作报告,介绍基于PLM的飞行员心理胜任力测评工具及其应用;在“2024 IATA ONE Record创客马拉松”比赛中,学校选派的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

2023级博士研究生洪瑞媛在2024国际人机交互大会上作报告

学校创新团队在“2024 IATA ONE Record创客马拉松”比赛中获一等奖
青年领航 筑就港澳台交流连心桥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中国民用航空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学校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已成功联合举办两届津港学生航空夏令营,香港青年和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选拔的优秀本科生共计50余人参与夏令营活动,共同经历了难忘的民航专业知识学习与文化体验之旅,增强了他们对内地和香港民航业的认识,树立起投身民航事业的远大理想。

学校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联合首届津港学生航空夏令营
此外,学校连续多年获批国台办对台重点交流项目和教育部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项目,包括多项重点项目。2021年,学校创新对台工作模式,成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两岸青年飞行与客舱安全交流会,两岸青年共同分享经验,共商交流合作,共谋安全发展,更好地服务民航高质量发展。学校积极发挥民航教育资源优势,2023年举办“‘逐梦蓝天·津彩翼夏’航空特色港澳台青少年夏令营”,2024年举办“‘赓续蓝天之志·谱写爱国乐章’——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航空特色青少年夏令营”,并接待多个港澳台青年交流团组来校访问,让他们深入了解内地民航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以及当代中国的认同感,进而教育引领广大港澳台青年把自己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民航业的高质量发展。

学校举办“‘赓续蓝天之志·谱写爱国乐章’——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航空特色青少年夏令营”
回顾过去五年,开放办学战略在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这片沃土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国际化办学能力显著提升。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继续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国际化发展的新局面,推动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航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