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一所工、理、文、管、法、经、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行业性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87年,坚持“教学中心,学术引领,以人为本,民航特色”的办学理念;以需求为导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特色求生存,以优势求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行业三项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学院目前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年成为天津市品牌专业,2021年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两个专业均入选了天津市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航空运输大数据工程交叉学科工学硕士学位、电子信息类计算机技术方向工程硕士学位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天津市第四期、第五期重点学科。承担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民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方向、交通运输博士点机场特种装备与运维方向的建设。
学院现有教师80余人。其中教授14人,国家级人才/名师2人、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1人、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留学归国人员17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民航优秀教师1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天津市向上向善好青年1人、天津市“131”人才3人、校蓝天青年学者2人,校2020年“十佳”教师1人。民航企业校外兼职导师48人。基本形成了由学术带头人率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与科研梯队。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140人。学院以“突出民航特色,加强工程教育”为目标,深入开展专业建设,在教学管理与改革方面已成为学校的示范单位,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教学成果奖1项,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精品课程1门,教学改革成果超过30项,《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获批天津市一流课程。近5年来,学生参加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程序设计天梯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数学建模等各类竞赛获奖项目超过50项。毕业的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本科生实际就业率为90%以上,经过30年的发展,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IT技术人才,尤其是在中国民航的信息技术领域,更是桃李满天下。
学院坚持立足民航开展科学研究,目前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中国民用航空局依托我院设立“中国民航信息技术科研基地”和“民航信息安全管理与测评中心”。学院现有4个民航局重点实验室—民航智慧机场理论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民航旅客服务智能化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中航信共建)、民航机场群智慧运营重点实验室(与首都机场共建),航空公司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与南方航空共建),天津市民航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中哈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获批建设。依托这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国内外民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关系,形成了信息技术贯穿民航生产全流程的研究与应用特色。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重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示范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近30项。围绕民航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建设,参与编制制定民航行业标准、团体标准30余项。承担中国民航“十二五”、“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青岛、重庆、四川等10余家机场的信息化规划。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以及国际航协(IATA)密切合作,承担国际科研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项,其中民航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已构建了先进完善的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教学基础设施及科学研究条件完备,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奠定了服务民航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面向未来,学院将建设成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科研成果更加丰硕,人才培养质量更加优异,在国内外民航界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