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雨浸铁炮铭国殇 誓守讲台育栋梁—计算机系教工党支部开展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精品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13 | 来源:计算机系教工党支部 】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202559日,计算机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以及观摩组成员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朱轶婷、原平同志冒雨赴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厚植家国情怀"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史实学习、重温誓词等环节,全体党员在历史回望中坚定理想信念,在风雨洗礼中凝聚奋进力量。

触摸历史脉搏:感悟近代中国的抗争史诗

活动当天,雨帘如织,全体党员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通过"京畿海门""沽口御侮""国门沦陷"三大主题展厅,系统学习大沽炮台作为"津门屏障、海防要塞"的战略地位。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战场,四次大沽口战役的惨烈场景通过多媒体沙盘、历史文物与情景复原生动再现:1858年清军将士以土炮木船抗击英法铁甲舰的悲壮;1900年义和团与爱国清军血染海河的不屈抗争……展柜中锈迹斑斑的炮弹、泛黄的《辛丑条约》影印件,无声诉说着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苦难历史。

雨中凭吊遗址:体悟民族精神的时代回响

参观完展厅后,全体党员冒雨登上大沽口炮台遗址。雨幕中的"威"字炮台巍然矗立,斑驳的砖石上弹痕依稀可见。锈蚀的铁炮与奔涌的海河,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讲述者,诉说着大沽口不仅是近代中国海防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浴血抗争的见证。从林则徐加强海防的奏折到聂士成将军血战八里台,从《大沽口防御章程》的制定到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呐喊,一代代仁人志士用生命诠释了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风雨中,锈迹斑斑的铁炮与教育者胸前的党员党徽交相映照,历史国殇与育人使命在现实时空中激荡共鸣。

重温铮铮誓言:熔铸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展板前,全体党员庄严重温入党誓词。支部书记王家亮领誓,铿锵誓言穿透雨幕,与百年前的炮火轰鸣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随后,名党员代表衡红军、李珍香、张敏、张钊老师结合教育工作畅谈感悟: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把大沽口将士'守土有责'的担当转化为'为党育人'的自觉”,“在思政课中融入这段家门口的抗战史,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四次大沽口战役的惨烈场景时刻提醒我们,和平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用沉浸式教学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

活动最后,支部书记作总结强调今天的冒雨参观别具深意。风雨中触摸历史,就是要以'风雨无阻'的姿态践行初心使命。全体教师要把爱国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既做历史真相的传播者,更做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在课程思政中厚植家国情怀,让大沽炮台的警示钟声永远回响在青年心中。

  参观结束时,青灰色雨幕依然笼罩着河口。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红色洗礼,将以史为鉴、勇毅前行,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培养时代新人的生动实践守住意识形态防线,培育堪当大任的栋梁。(文字:杨志娴,摄影:原平、杨志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