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学风”建设显成效,4级学生4获ICPC区域赛银牌

【发布日期:2023-11-14 | 来源: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 】

日前,第48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站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各高校的342支队伍参赛同场竞技。计算机学院教师张智带领学生崔凌宵陆浩楠孔子豪组成的想与写与蛙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985高校的多支队伍同场竞技,经过5个小时的高压思维激战,获得银牌。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被誉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奥林匹克。

2022级的崔凌宵说:参加ICPC比赛是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情,从备赛时日复一日的刷题到比赛时交题的紧张瞬间,因为犯错而懊恼,因为过题而欢呼,从赛前的焦虑与自我怀疑,到看到奖牌和刷题统计上的1470题。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即使不见成果,也会发现早已收获很多。

2021级的孔子豪表示,从大一初识C语言,到如今ICPC区域赛成功夺银,期间一年多的时间是一段十分令人难忘的经历。在这一年里,经历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比赛,也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假期留校,期间不知多少次训练到深夜,不知多少次为了写出题目而焦头烂额,当然也有题目AC时满满的成就感。这一年多的点点滴滴的付出,最终在ICPC赛场上成功结果。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中具有重要特殊意义的一段经历。

2021级的陆浩楠说:从大一开始因为强烈的好奇心接触程序设计竞赛,之后的两年时间里逐渐被一道道难题浇灭了热情,但是我没有因此而放弃程序设计竞赛,解决难题后的喜悦、指导老师的鼓励以及队友的陪伴一次又一次的坚定了我进一步学习更多算法的决心,也正是我的坚持不懈使我最终获得了区域赛银奖。

此次银牌获得,是我校在该赛事上第4次获得。前3次分别为47ICPC西安站、南京站和刚刚过去的第48ICPC西安站。这4次银牌的4支获奖队伍,分别来自3个学院4个年级,去年的队伍成员为19级和20级,今年的队伍成员为21级和22级。连续两年优异成绩的获得、分布3学院4年级的人才梯队建设,是计算机学院多年以来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五风”建设,不断探索赛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持续推进“以赛促教”学风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

计算机学院2019年开始筹备ACM-ICPC的赛事相关工作,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提出了赛教融合的全方位多元化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科竞赛促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计算机学院以“赛教融合”的理念为引领,以“教风和学风”建设为重点,在程序设计类竞赛中探索出 “两认证三平台四竞赛”创新型人才梯队培养机制。依靠这一科学机制和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计算机学院在程序设计竞赛上不断开花结果。截止目前,在2023年的程序设计竞赛中已获得国际级奖项1项、国家级13项。(编辑、摄影:张智)


Baidu
taptap点点手机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