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培养学院: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关于加强“新工科”“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促进学科建设,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我校拟选拔90名优秀学生参加“交叉学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简介
“交叉学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有关机构与世界顶尖大学教授开展个人合作,面向为高校培养具有国际化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帮助高校前沿交叉学科建设,拓展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空间的学术计划。
1.课程结构:
本计划通过中外线下线上联合授课模式引进课程,授课课程为《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实训》(课程A)、《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的基础应用实训》(课程B),每位同学限选一门。(课程简介参见附件1)
2.课程时间:
2023年秋季课程开设时间预计为10月,课程一般安排在周末。
3.授课形式:
网络直播授课,校内固定教室集中听课。
4.课程结业:
考勤合格且通过考核者可获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中英文双语结业证书。
二、报名要求
此次申报主要针对安全科学与工程、交通科学与工程、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工程、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学生需满足以下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思想积极上进;
2.学习态度端正,学业成绩优良;
3.具备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
三、名额分配
 
  
   
    | 序号 | 学院 | 课程A名额 | 课程B名额 | 
   
    | 1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 | 20 | 
   
    | 2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5 | 5 | 
   
    | 3 |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 5 | 5 | 
   
    | 4 | 航空工程学院 | 5 | 5 | 
   
    | 5 |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 | 5 | 5 | 
   
    | 6 |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 0 | 10 |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0 | 10 | 
  
 
 
如果存在分配名额报名不足情况,剩余名额将由研究生院统筹安排,其他学院届时可轮流进行遴选。具体安排后续另行通知。
四、选拔方式
1.各相关培养学院负责组织申报工作。学生先行自由申报,学院在综合考虑申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外语水平、学科专业和个人意愿的基础上进行遴选。申报学生需填写《交叉学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报名表》(附件2)和《交叉学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报名汇总表》(附件3)
2.本项目课程费用为10万/门,学校对入选学生提供全额资助。获得资助的学生必须按照项目要求全勤参加所选课程并取得结业证书。
五、材料报送
各学院于2023年9月11日前将附件2纸质版(一式两份)、附件3电子版和纸质版一份(签字盖章)提交至研究生院教务科刘老师。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24092143
附件1 课程简介
附件2《交叉学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申请表
附件3《交叉学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报名汇总表
研究生院
2023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