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研究生院主办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系列讲座第十七期在学术交流中心如期开讲。讲座邀请同方知网洪新宇老师以“构建风清气正学术生态—从科研诚信底线到AI伦理前沿”为主题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吸引了线上线下共1000余名研究生积极参与。

洪老师以1981年邹承鲁院士首倡“科研精神文明”为起点,带领同学们回顾科技部11号令、107篇撤稿事件等三大里程碑,用真实数据敲响警钟:抄袭、伪造、代写正从“潜规则”变成“明风险”。2023年科技部《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更明确——生成式AI不得列为成果完成人,使用AI须全流程标注,违规即“一票否决”。他结合大量案例,拆解学术不端的四种“面孔”——文字、图片、数据、引用,并给出识别与防范的实操办法。面对AI写作新变量,洪老师特别提醒:AI生成内容往往缺乏可追溯的学术来源,易引发
抄袭与知识产权纠纷
。这就告诫研究者要坚守独立思考与判断,明确AI只能是辅助角色,不能成为作者。
后期,研究生院将持续推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系列讲座,聚焦AI新挑战,筑牢诚信防火墙,助力研究生成长为敢创新、守底线、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