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三全育人”成效,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研究生院组织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工程伦理》课程授课老师、马克思学院授课教师和研究生院领导参会。
会上老师们就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丰富专业课育人内涵,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任课教师从案例教学、小班授课、分组讨论、小组答辩、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等方面分享了课程授课经验。同时,对于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探讨。课程思政要有三重境界,一是课程本身具有的思政元素,教师自然讲授出其涵义,这是应有之态。二是课程背后隐藏的思政元素,教师挖掘出其含义,这是可有之态。三是课程内容蕴含的多重含义,引导学生悟出符合期待的结论,这是可期之态,也是课程思政的最高境界。会议最后对于《工程伦理》课程的未来课程改革方向进行了规划。
本次研讨会为专业课老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增进了老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对我校进一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后续还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理论结合案例,开发思政资源,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