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主题系列讲座第六期在北教14教师发展中心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志军教授作了“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研究生毕业答辩的建议与思考”的讲座,由研究生院魏通副院长主持,校内五百余名师生在现场或线上聆听了讲座。
吴教授通过答辩前的准备、答辩中的建议、答辩时的思考三部分向研究生们介绍有关答辩的知识。首先,吴教授从答辩的定义和答辩的目的讲解,教导学生们如何正确认识答辩,答辩就是有“问”有“答”,也可以“辩”;吴教授提醒研究生在答辩前还可以进行答辩预演,按照“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做到了什么程度”等流程,在答辩前对论文研究进行回顾,彻底消化论文;同时要掌握一些制作PPT的技巧,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突出论文的创新性。在答辩中,吴教授也强调了要注重答辩的程序、礼仪和演讲技巧,避免出现一些答辩误区;对于专家们不同类型的提问也要有不同的思考和解答。
在讲座最后,吴教授表明研究生要具备沟通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这四种能力的重要性。并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激励研究生们要持续勤奋努力,前路虽“道阻且长”,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场的研究生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开阔了答辩视野,启迪了答辩思维,是一次难得论文答辩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