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人・在一线|守护安全的飞机“脑科医生”——访校友邓宇鹏
更新时间:2018/08/16 阅读次数:4911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于1989年合资建立的飞机维修企业。2015年,经过股权的二次重组,原Ameco与原国航股份工程技术分公司资源整合组成新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由国航和汉莎合资经营。Ameco拥有一支作风严谨、技术过硬、士气高昂、保障有力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这其中不乏我校的优秀校友。
Ameco北京基地附件/起落架大修产品部有一个“传说”中的“登峰造极班组”,其工作职责是维修飞机的大脑——机载计算机,因此登峰造极班组成员也被业界称之为飞机的“脑科医生”。我校200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校友邓宇鹏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下面,请跟随小编去认识一下这位奋战在机载电脑维修一线的校友邓宇鹏,走近他为之奉献、为之骄傲的“登峰造极班组”。
邓宇鹏,天津人,2008年毕业于我校原航空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工作于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基地附件/起落架大修产品部,担任登峰造极班组组长,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负责机载计算机的维修测试。

谈及在AMECO北京基地附件/起落架大修产品部工作的这十年,这份特殊的“履历”最能说明邓宇鹏校友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十年”:
- 2011年,独立研发“空客飞机ACP2788系列音频控制组件测试系统”项目,荣获公司2011年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二等奖。该项目在同年8月份申请获批专利,并获民航局科技进步奖。 
- 2011年7月,在AMECO首届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电子电气专业优秀奖。 
- 2012年6月,在AMECO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电子电气专业二等奖。 
- 2012年7月,参与与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合作开发的“机载设备CFDS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该项目通过民航局专家组鉴定,并于同年获得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12年10月,获得AMECO 2012年度优秀员工称号。 
- 2013年,被评为国航集团“劳动模范”称号。 
- 2013年9月,研制的“直流马达测试台”获得公司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三等奖。 
- 2015年,在班组建设竞赛中获“标杆班组长”称号。 
- 2015年,获得“中航集团2015年度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 
- 2016年,在新型班组建设工作中获得“优秀班组长”称号。 
- 2017年,“新机型机载PDU维修技术的创新”荣获公司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二等奖。 
- 2017年,获得“中航集团2015年度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 
从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到Ameco
刚上大学时,邓宇鹏和大家一样对之后的人生很“迷茫”,但他意识到,在大学期间需要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当时他去图书馆查阅了很多书籍,渐渐领悟到今后要走什么样的路。
邓宇鹏一直对电子设计很感兴趣,为此,大三和大四这两年一直在航空自动化学院的实验室做课题和毕设,假期的大部分时间也在实验室度过。通过在学校跟着老师做课题,邓宇鹏开拓了视野,同时也对航空维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本有考研的想法,但适逢原Ameco附件部(现Ameco北京基地附件/起落架大修产品部)电子电器车间来校招聘,其主要的工作是对飞机上的电子部件进行修理等,邓宇鹏的老师觉得这非常适合他,建议他去应聘,于是邓宇鹏抱着尝试的态度参加了应聘,面试后发现大开眼界。顺利进入Ameco后,邓宇鹏这一干就是十年。

“登峰造极”如何炼成
说起这十年的工作,邓宇鹏校友的工作一直是电子附件维修,但是他从未厌烦。兴趣驱使,又加以创新,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和在工作中积累的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这让邓宇鹏成为了今天守护飞机安全的“脑科医生”。那么,“登峰造极”又是如何炼成的呢?
积极思考并结合实际工作,大胆创新。邓宇鹏独立自主研发了空客飞机音频控制组件测试系统,使得企业在新品开发上以最小的成本赢得了高效的回报。
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虚心学习,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个人技术水平。在2013年他参与了ATEC6第三批维修能力开发项目建设,并在之后的附件修理工作中,又主动研究快速可行的维修方案,降低修理周期,保证国航备件并在与原厂修理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为AMECO赢得广泛的好评。

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技术。2013年对自动测试系统故障排除时,通过克服原厂技术壁垒,认真分析电路,邓宇鹏发现原电路设计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且顺利应用到该设备中。这一改进使该设备至今运行良好,及时保障国航机队附件备件需要,同时大大节约了公司设备维护的费用。
树立全局观念,善于沟通交流。在与厂家合作中,邓宇鹏主动协调联络,统筹安排,解决航材备件、维修培训、技术交流共享等棘手的问题,得到双方各部门的肯定。为增强技术实力,他不断参与各类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2012年7月参与同母校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合作开发“机载设备CFDS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
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多思考,多关注。邓宇鹏积极对原有的技术和测试设备进行改良,并多次参与开发各类航空电子和电器相关附件测试设备。研制直流马达测试台,简化测试流程,既满足手册要求,又方便使用者操作。
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承担重要工作任务。在2014年公司ECU发动机控制组件修理能力建设中,邓宇鹏积极调用多方资源,并与国外原厂保持技术联络。为保证设备利用率最大化,他主动调休和加班,在完成正常生产任务同时,研究提高ECU可靠性方案,2015年至2017年修理的190余部ECU均未发生任何质量问题,提高了国航ECU产品的利用率。
兼顾生产和发展,拓展视野。在日常工作中,邓宇鹏除了灵敏探寻行业动态,不断拓展新维修思路、新维修能力外,还积极加强合作单位间的交流,使修理流程常规化、创新化,大大降低了修理成本和修理周期,提高了班组的生产能力。2017年度实现人工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由原来的32%提升至59%。
积极开展各项班组建设,培养全方位人才。2015年至2017年,邓宇鹏在班组建设竞赛中获“标杆班组长”称号,其所带领的登峰造极班组连续被评为2015年至2017年度优秀班组和标杆班组。
关于“登峰造极班组”
Ameco北京基地附件/起落架大修产品部以邓宇鹏为班组组长的“登峰造极班组”共有8名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8岁。
维修机载计算机的说明书一本就重达十多斤,检测噪音24小时“贯彻”工作区域……机载计算机维修的工作是枯燥的,仅仅是检测环节,每一台故障设备就要检测4次,单次检测时长就要12个小时。整日面对各种电路主板,一个问题快的话需要两个小时解决,慢则需要半个月甚至更久,而一项技术难题的攻克则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的工作需要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有一个能够耐得住寂寞的心态。作为登峰造极班组组长的邓宇鹏校友说:“我们更偏爱宅男,这样才能稳得住。”

Ameco北京基地附件/起落架大修产品部“登峰造极班组”成员
正是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打造了国内该项业务维修范围最广、维修能力最强的团队之一。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荣誉和成绩是对自己的一份肯定,但他们更看重的,是在工作中攻克技术难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所带来的成就感,是看着一架架飞机安全起落时所带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的经验之谈
关于工作需要的能力与品德,邓宇鹏校友认为:
学习知识的能力很重要,在学校学习到的只是“皮毛”,而更多的是在工作中的持续学习,学习各种维护手册规章的要求,学习同事的好思路,学习专业领域书籍的前沿技术,不断地精进自己。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和在工作中积累的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加以创新,便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维修工作中,品德更为重要。要坚持诚信,以及 “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遵章守纪;迅速准确,细致周到;团结协作,刻苦耐劳”的机务作风。
一定要有爱国主义情怀,目前航空技术很多是掌握在西方手中,包括C919也不例外,要立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中国民航事业无私无悔地奉献。

邓宇鹏和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