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金砖 空中长安
更新时间:2017/09/07 阅读次数:4148
2017年9月3日至9月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金砖之厦,硕果累累,处处盛开合作之花。习近平主席解读十年合作的24字金砖精神: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务实创新、合作共赢、胸怀天下、立己达人。
金砖五国拥有辽阔的疆土和人口基数,航空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金砖国家应如何大力发展航空产业,为人们出行创造更多便利?这成为本届金砖会议期间,各国参会高层和行业专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同时金砖国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加强团结协作,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离不开民航业的持续发力。金砖国家不会掉色,“一带一路”更是一条合作之路、希望之路、共赢之路。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北京新机场建设时指出:“新机场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当前 “金砖十年”构想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正有利助推我国民航业发展,有利打通“空中丝路”。
自“一带一路”推进以来,我国民航率先行动,在航空运输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对接、安全技术合作、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全力打造区域民航合作新模式,直接带动航空运输市场迅猛发展。未来10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将翻番,人员和货物流通需求规模也将空前壮大,必将为区域民航运输发展带来更大的航空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9月3号,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发表演讲时不忘关心民航业的发展,表扬厦门本土企业厦门航空:这里的厦门航空公司,绩效也还是很好的。
在这次金砖会晤中,从民航局全面部署运输安全保障工作,到民航二所承建Airnet空管自动化系统保障“金砖会晤”,航信厦门保障战备工作,再到海航货运助力金砖五国会议保障警犬运输等等。无论是负责航空运输的航空企业,还是为航班护航的空管,亦或是无数默默付出的机务、飞行员、空乘、地勤人员等等,民航人为金砖会晤做的保障工作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管制运行席位上、在技保设备维护中、在气象服务报文里、在工程设施建设中、在安保信防维护里,在工作环境点点滴滴的优化中,有条不紊地守护“金砖”,共同保卫空中平安。
日前,两位就职于厦门航空的优秀校友应邀谈了自己关于金砖会议的切身感悟:
1、厦门会晤志愿者十佳礼仪教员 张哲
张哲,2010级毕业生,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现就职于厦门航空地面服务保障贵宾服务处,任值班主任工作7年。厦门市创建文明城市积极分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部门十佳一线员工。自2012年她成为厦航兼职礼仪教员后,就与礼仪结下不解之缘。虽不是科班出身,但靠着老师带领和自身努力,她已逐渐成为厦航资深的礼仪教员之一。
在筹备厦门会晤志愿者培训过程中,张哲也融入了不少自己的体会。她擅长把互动游戏带入课堂,以此解说人际交往中肢体动作的重要性,并针对表情部分的内容,让志愿者亲身体验不同微笑及目光带给大家的不同感受。不仅如此,她把此前从事地面服务保障时学到的引导、陪同等礼仪,一一倾囊相授。
“我希望传递给志愿者的,不仅是礼仪本身。从礼仪之中,还能体会到志愿之美。”张哲说,从志愿者的反应中,她感受到他们已经领会其中的含义。
2、厦航“十佳青年” 徐勇斌
徐勇斌,2005年毕业于空管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现任厦航运行指挥部总飞行签派室副经理。2015年获得厦航“十佳青年”称号。

作为航班运行的“指挥棒”,飞行签派一直以来承担着决策的重任,当面对举世瞩目的金砖会议和不走寻常路的台风“玛娃”时,无疑需要更精确的预判、更科学的决策和更高的敏感度。谈到这次会晤保障时,徐勇斌说:“作为一个签派人,第一次参与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保障中,想细想全想万一,这句话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同时也积攒了非常多宝贵的经验”。实际上,徐勇斌以及很多一线的员工都为此次金砖保障在背后默默付出,把好每一道安全关口。
护航金砖,空中长安。愿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的校友们以“当代民航精神”为操守,在“金砖会晤”、“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下,一起为成为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