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洛阳飞行学院机务工程部主任-张洪涛
更新时间:2016/03/23 阅读次数:4895
河南省洛阳市北郊邙山之巅,距市中心10公里,被誉为我国“民航飞行入才培养摇篮”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的前身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三分院,始建于1963年。1993年,为适应民航事业的发展,加速飞行人才的培养,根据民航总局的决定,分院从四川广汉迁至洛阳,与民航洛阳航空站整建制合并,组建成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从事飞行教学训练和航班运输生产双重任务。建院至今,分院先后飞过十几种机型。截至到2008年7月底洛阳分院累计完成训练飞行近54万小时,安全起降161.6万架次,为国家培养了5326名飞行人员。实现连续安全飞行45年,是我国民航“安全飞行标兵单位”。
忆当年
作为一名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学子,我有幸采访了1989年毕业于taptap下载安装安卓,现任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机务工程部主任张洪涛校友。
初次采访,难免紧张,但张主任热情的接待,儒雅的谈吐使我很快轻松平静下来。谈及母校,张主任是那么兴奋,目光是那么深远而悠长,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他说,那时候刚改革开放,学生满腔热情,思想活跃,一进学校,先进行人生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校团委、学生会,各个社团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学生们自己创办刊物,畅谈理想。那一代学生都带有一点理想化的色彩且目标远大,每一个学生都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又受到外部社会的冲击,追求什么自由和民主,他们的思想处于社会的最前沿,表现的十分活跃。在那个并非完全开放,社会还有点封闭的情况下,学生们爱读西方的朦胧诗,研究哲学,研究柏拉图,研究亚里士多德,他们追求浪漫,但他们也更爱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GDP翻两番几乎是每一个学生的理想,他们不懈奋斗,每次考试成绩都特别好,好多科目都会考100分,说到这,学长情不自禁地微笑着。
品现在
谈及现在学校的校风——严实向上,学风——笃学精博严谨创新,张洪涛学长说,当年在学校学机务工程的时候,机务精神三老四严——说老实话、当老实人、办老实事,严格管理、严厉要求、严肃作风、严明纪律是他的精神动力。工作以后,这也一直是督促他前进踏实认真的做好每一步的动力。学长一直强调,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一定要始终保持虚心的态度,时刻加强学习,尽管学长身兼要职,但他一直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现在学长正在准备MBA的考试,为作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做好充足的准备。
谈到民航的发展,学长十分感慨,单从洛阳飞行学院这几十年的发展来看,从只有几十名学生到现在在校生已达上千名,航站从开始的几千人次到现在已发展到五十多万人次,从一个星期只有四五个航班到现在一周七八十个航班,这无不彰显着民航的发展越来越好,我国逐渐实现从民航弱国小国到民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国再到民航强国的跨越。
促发展
张洪涛学长一直兢兢业业,务实踏实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他也一直关注着如何才能使民航的发展更有序,更合理,更有效。民航发展之初,我国政企不分,“天下民航是一家”,90年代政企分开,航务部门分出去,使得管理更规范。
张洪涛学长讲我国民航是由空军发展而来,各方面受空军的影响较大,保留了不少不对的优良攒同与作风。但它作为我国航空运输事业,与先前相比,其形式与内涵又有很大不同,民航的也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他意识到目前民航机务管理系统还有很大的不足,所以他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从管理方面改变运行体制,将原来的机组制改革为现在的系统管理,即原来机务工作人员是分好组的,两三个人安排成一组,负责规定的几架飞机,而改革以后,不再是分组管理飞机,而是一人负责好几架,这架检查完毕,再有下一架,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谈期望
就要结束采访的时候,张洪涛学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殷切地鼓励在校的学弟学妹。首先,务必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着眼未来,为以后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在校期间,社会实践很重要,每一个学生都要抓住机会,多与社会接触,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最后,学长强调,将来参加工作,一定要学以致用,并注重创新,与时俱进,注重能力,而不强调成绩,全面发展,把所学在实践工作中体现出来,做到博学并有所精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