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飞虎情,迢迢太平水
更新时间:2017/01/18 阅读次数:6652
70多年前,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一次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世界正义力量同妄图称霸世界的法西斯势力间的战斗,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对战中,无数百姓失去生命,无数战士壮烈牺牲。最终在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一致、联合作战下,世界人民战胜了法西斯侵略者,为世界赢得了和平与进步。

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大联合、大团结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决定性因素。在抗日期间,中国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人民的积极支持和有力援助。尤其是当时美国援华空军帮助中国抗击侵华日本法西斯,创造了辉煌战绩。中国人民也全力给予美国援华空军支持。中国空军与美国援华空军携手并肩,英勇奋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美友谊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和丰厚的历史遗产。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70多年前来自大洋彼岸的朋友——“飞虎队”(美国援华空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尽艰辛和前赴后继,由陈纳德将军所领导的飞虎队在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功不可没。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 ),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
1937年7月初,应国民党政府邀请,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抵达中国考察空军,担任顾问。考察快结束之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1941年,陈纳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托,并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1941年7月中旬,陈纳德回到中国时,已有68架飞机、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和其他一些后勤人员到达中国。1941年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陈纳德立即开始对志愿队成员进行专门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志愿队人员的战术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根据队员飞机上的标志,陈纳德将飞虎队按作战编成“亚当和夏娃”、“熊猫”及“地狱天使”3个中队。1941年12月7日,陈纳德率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到昆明。20日,防空台侦测到一批日机向云南飞来,陈一白将军急告陈纳德所有战机都升空迎击。当天,入侵日机10架,被击落3架,重伤4架,而志愿队无损失。志愿队初战告捷,昆明各报相继报导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志愿队此战成名,被称呼为——飞虎队。
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封锁了西北公路和滇越铁路。国民党政府不得不修建一条从昆明至缅甸的公路——滇缅公路,用来运输物资。此时飞虎队也肩负上了保卫滇缅公路的任务。日军飞机轰炸频繁,线路上的运输车辆和线路的桥梁咽喉要道皆是他们的攻击目标,由于数量上的差距,为了应对日军飞机作战,飞虎队飞行员经常需要频繁起机作战。
1942年3月,日军对缅甸发动了突然进攻,5月攻入云南境内占领了怒江以西的地区。飞虎队接到命令,阻击强渡怒江的日军。陈纳德指挥志愿队连续出击。袭击保山、腾冲、龙陵一带的日军运输队,企图强渡怒江的一队日军在志愿队的轰炸下几乎全军覆没。
1942年7月3日,陈纳德根据美国陆军部和蒋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国航空志愿队,而以志愿队部分队员为主组建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陈纳德改任美国驻华航空特谴队司令,军衔仍为准将。日军得知飞虎队解散的消息,遂将原在南洋的第3飞行师调往中国,企图一举歼灭新组建的美空军。7月份,日空军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对华中的美空军基地发起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陈纳德仍采取志愿队的空中游击战术,以奇袭和机动的作战方式打击日军。到7月底,共击毁日军战斗机2架,轰炸机12架。自己损失战斗机5架,轰炸机1架。特谴队初试锋芒,粉碎了日军一举歼灭在华美空军的企图,也表明该队有能力与数倍于己的日本空军周旋。
1943年3月10日,美国陆军航空队将驻华特谴队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晋升少将司令。陈纳德上任后,强烈要求罗斯福总统加强驻华空军力量,夺回中国战场的制空权,并伺机攻击日本本土。后陈纳德担任中国空军参谋长。
1943年,志愿航空队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还协助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以突破日本的封锁,人称“驼峰航线”。航线横跨喜马拉雅山脉,运输机飞越山峰时,达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峡谷中穿行,飞行路线起伏,有如驼峰,驼峰航线由此得名。“驼峰航线”途经地形复杂加之气候十分恶劣,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飞机失事率高得惊人。有飞行员回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因此,“驼峰航线”又称为“死亡航线”。
在这条航线上,中美双方3年多共向中国战场运送了70万吨急需物资,人员33477人,航空队共损失563架飞机,牺牲1500多人以及诸多失踪机组人员,如果加上中国航空公司所损失的飞机和飞行员,这个数字将会更加巨大。虽然牺牲巨大,但是航线的开通意义重大,是继滇缅公路暂时性的断绝之后的又一重要运输线,成为当时维持抗战的空中生命线,是飞行运输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美国,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各个战场上的消息都不佳,战争正处于黑暗的时刻。陈纳德在中国战场取得辉煌胜利的消息,立即引起美国人民的轰动和兴奋,陈纳德顷刻之间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获得“飞虎将军”的美称。
1942年7月4日飞虎队正式解散,“飞虎队”解散后,美国空军的援华行动并未停止,直至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陈纳德才乘坐飞机回国。临别之时,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设宴送行,并且授予陈纳德将军当时国民党政府最高军事荣誉——青天白日勋章。陈纳德回国后不久,日本便宣布投降了。战后,飞虎队大多数队员均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闻名天下,其“飞虎队”的绰号也家喻户晓。
飞虎队队员在执行任务之时,会遇到驾机被击落的情况。他们跳伞落地后,经常会被当地的群众们救起,群众们帮助飞行员疗伤,然后想办法将飞行员送回飞虎队基地。救助飞行员同时也是危险的,据说曾经一位飞行员受伤跳伞后,被当地寨子中的群众救起,躲藏起来疗伤,日军搜捕飞行员未果,遂将寨子中老少聚集起来,扬言倘若不说出飞行员下落,便将寨子中的人杀死,结果毫无结果,最后寨子中数名百姓遭遇毒手。事后,获救飞行员了解到事情经过后,十分感谢那些出手相救的当地百姓,他取下随身携带的“丛林之王”匕首,赠予了当地群众,以纪念这段难忘的情谊。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便是这种溢于言表的感情,缔结了飞虎队队员们和抗战军民们深厚的情谊。
抗战结束后,志愿队的飞行员们先后回到了故土。他们几乎都有一个特点,会在自己的物品上涂上“飞虎”标志或者鲨鱼嘴图案,对于他们来说,这段战斗的岁月是他们此生难以忘怀的记忆。这些曾经翱翔蓝天的“飞虎”已经退役,曾经年轻的飞行员们也逐渐老去和消逝,多年后,他们再次回到了当年战斗过的地方,重拾了当年的难忘岁月,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友,去看望那些长眠于中国的战友。往事历历在目,他们难掩激动,无不感慨万千。
战争结束距今已整整七十年,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普天同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自然不会忘记美国援华空军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飞虎队所创下的辉煌战绩,已成为美国帮助中国抗日的中美合作典范,中国老百姓对这支英勇作战、战功卓著的美国志愿队给予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赞誉,并将飞虎队永远铭记。
友谊在延续,世界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二十一世纪,中美两大国应进一步发展中美友谊,继承历史上合作的传统,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做出新的和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