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外国语学院邀请优秀校友作民航专题讲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9-16 [来源]: [浏览次数]:

9月12日,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Moog Inc.中国区总监张民应邀在我校作题为《民用航空发展与机遇》的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张艳玲主持,副院长侯静华出席,2024级2025级翻译专业硕士和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参加。

外国语学院自1979年开设学科专业以来,在46年的办学过程中,传承弘扬“语通中外、学贯天地”院训精神,为民航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外事、管理、运输、金融等领域的高水平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广大校友与学院具有深厚的感情,积极创设奖助学金、担任校外导师等,学院打造了“学长学姐带你看民航”学术品牌,长期以来邀请优秀校友返校讲座,取得良好成效。

张民总监的职业生涯与民航业的兴衰脉动紧密相连。他早年在国航进出口公司任职项目经理,随后担任阿特拉斯航空中国区经理、瑞航技术中国区总监,如今执掌Moog Inc.中国区业务。在数十年的从业过程中,他曾主导或参与上百个大型项目,从波音787和空客A350飞控系统小时付费到国内航司维修服务站的建设,从飞机寄售库的管理到售后回租和发动机航材的处置,从747全货机的国内站点运营到客改货与飞机转租,再到航材维修的全流程管理。这些经验让他在业内树立了“既懂国际市场,也懂中国实践”的专业声誉。

讲座中,张民总监以生动的方式描绘了民航产业的复杂体系。谈到行业发展,他回顾了全球航空技术的演进;在聚焦中国民航的成长时,他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行业的跨越;在分析航空资产时,他特别强调了租赁市场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机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维修市场正进入黄金发展期。未来在发动机维修、航材供应以及智慧维修系统建设上,将是国内企业突破的重点。若能把握住这一机遇,中国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更有望在全球MRO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讲座的后半段,张民总监将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民航的未来。他提到,低碳与数字化是行业无法回避的关键词。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应用、新一代发动机技术,以及电动与氢能飞机的研发,将深刻改变航空业的能源结构与商业模式。与此同时,航空交通管理也在经历数字化革命。


整场讲座持续2个小时,张民总监的演讲始终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切换,详细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开拓了大家的视野。他既讲述了全球民航格局的历史脉络,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资产管理与维修产业的实际案例;既有战略层面的思考,也有具体执行的经验。他坦言,中国民航正处在一个“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未来必须在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上加大投入,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

张民总监一位长期深耕于国际和国内民航领域的资深管理者,的分享不仅带来翔实的数据与案例,也勾勒出中国民航在未来格局中的角色与前景。作为业内少数既熟悉飞机采购也深谙维修管理的专家,MRO(维修、修理与大修)产业的见解引发了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未来将会不断加大力度,邀请更多深耕行业的专家给学生们做行业方面的讲座,一方面增进学生对于行业的认知,另一方面为学生就业做好铺垫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