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第五届基于行业需求的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6-27 [来源]: [浏览次数]:

6月7日,由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五届基于行业需求的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taptap下载安装安卓东丽校区举行。副校长杨新湦致欢迎辞,厦门航空北方总部党委副书记、天津分公司总经理罗占领,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李宏斌致辞,来自厦门航空、广西机场集团、民航华北空管局、海南航空、深圳航空等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多位行业专家、校内外导师、杰出校友出席会议,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外国语学院师生代表参加。

会议现场

会议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侯静华主持。她首先对莅临现场的校内外领导、专家嘉宾及与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从第一届到第五届,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还体现了校外导师及校友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一贯支持,更是表现出研讨会的主题应时代之需、行业发展之需,从聚焦翻译硕士培养到聚焦民航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再到聚焦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演化历程。

侯静华副院长主持会议

杨新湦致欢迎辞。他对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强调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对建设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的及时回应。当下民航运输业与航空制造业加速融合,国产民机标准走向世界,外国语学院要进一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到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大纲开发等环节,将实战经验转化为育人资源,全力培育具备航空知识,精通外语技能,扎根中国、融通国际、驾驭变革的语言服务人才,构建多元融合式的育人新生态。

杨新湦副校长致欢迎辞

罗占领在致辞中表示,航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恰逢其时。他指出,厦航打造的“十百千万”国际化人才工程,为与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的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他同时强调,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三大标志:其一,能够快速融入目的国民航圈;其二,具备出色的语言交流能力,通晓国际规则;其三,通过参与企业国际化实践,在实操中快速成长。

罗占领副书记致辞

 

李宏斌在致辞中结合广西机场的发展经验提出,人才培养需兼具超前性与战略性,既满足个人成长,又支撑国家发展;需实现通用性与精准性、专业性与符合性的结合,助力行业创新;还要在保障单一学科体系性的同时强化多学科系统性,积极借鉴优秀跨国企业重视研究与咨询的经验,多管齐下,推动民航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李宏斌主席致辞

 

会议举行了翻译硕士校外导师聘书授予仪式,杨新湦、罗占领为来自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多位翻译硕士校外导师颁发聘书。

杨新湦、罗占领为校外导师颁发聘书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汪磊就taptap下载安装安卓研究生教育情况进行汇报。他表示,近十年来,学校研究生培养规模增长迅速,彰显出蓬勃发展态势。他强调,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应秉持“双向奔赴”的理念,依托行业课题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学校将严把出口,多措并举,切实提升研究生学位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汪磊副院长汇报研究生教育情况

 

外国语学院院长张艳玲以“守正创新,和而不同——打造‘民航特色’国际化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为主题,汇报学院学科发展情况。她指出,近年来,在民航业、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国语学院主动“走出去”,联合外语学界专家以及民航专家,探索学科发展新路径,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学院培养的复合型、多元化人才已遍布各行业,并逐渐成长为领军人物。未来,学院将以“行业化、国际化、数智化”为指导,坚持“入语言主流、强行业特色、融区域发展”的目标,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此外,学院还将持续聚焦欧美国家民航规章、东盟航空一体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政策等研究方向,通过多维度的战略布局与深耕细作,全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民航特色与深厚专业素养的国际化高端外语人才。

张艳玲院长汇报外国语学院学科发展概况

 

会议随后进入主旨发言环节。中检集团计量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外国语学院校外导师、2005届优秀校友乔瑞作题为《AI时代,外语人才应如何与不适感共生?》的报告。她结合自身从翻译转型人力资源的经历,剖析外语人在职业生涯中应如何应对AI技术带来的不适感。她表示,AI时代,做事方法在变,但做事的底层逻辑和人性不变。她强调,人类的情绪感知、具身认知和共情能力是与AI的根本差异所在。对外语人才培养而言,需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愿力、目标力与行动力,培养兼具语言能力和跨领域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在AI浪潮中找准定位,以不变的底层能力应对变化,实现与不适感共生。

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乔瑞作报告

 

Cirium睿思誉大中华区航空工业销售总监、外国语学院校外导师、2004届优秀校友杜豆作题为《全球航空市场最新动态》的报告。他从经济数据分析入手,介绍了国内外民航业的整体发展现状、中国民航的效益情况以及对于经济的贡献率。他指出,民航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对全球经济贡献显著,而当前的国际航空市场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他对外国语学院学子提出三条求职建议:一是就业时应秉持价值导向,不以短期薪资为唯一考量,聚焦航空外语服务等岗位创造的社会与行业价值;二是坚持每日积累,提升语言应用与民航知识融合的能力;三是立足长期发展,瞄准航空业国际化趋势,规划职业路径,让个人成长与行业需求深度契合。

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杜豆作报告

 

民航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终端管制室管制一室副主任、外国语学院校外导师、2005届优秀校友白剑以“空管运行与航空语言服务”为主题作报告。他指出,空管语言服务面临陆空通话精准性、特情处置语言压力、跨文化沟通隐性风险等挑战。我国空管行业亟需同时具备专业术语、场景沟通、跨文化应变能力的“语言+ 技术”型双核人才。他建议外语专业学生就强化航空术语与实务课程学习,参与一线实习实训,提升跨文化敏感度,掌握冲突化解策略,以满足空管运行对复合型语言人才的需求。

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白剑作报告

 

深圳航空公司飞行部机长教员、外国语学院2004届优秀校友张兴以“航空国际化人才成长与培养”为主题作报告。他以自身从乘务员到飞行员的工作经历为例,阐述外语能力在个人民航生涯中的重要地位。他表示,当前航空业发展迫切需要“外语+”人才,民航英语专业性强、组合词多、缩略语多、创新性强、逻辑性强、口音差异大,对从业人员要求更高。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外语学子应在夯实语言技能的同时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视行业实践与实习机会、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国际视野和合作经验。他强调,只有通过“语言能力+行业知识+跨文化素养”的多维提升,才能在航空国际化浪潮中成长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全球化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张兴作报告

 

圆桌座谈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张艳玲主持。在本环节中,行业专家、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往届翻译硕士以及在读硕士们,就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目标及特征展开热烈讨论。

圆桌座谈现场

 

北京翔宇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总裁郑亚辉鼓励外语学子勇敢跨界,拥抱民航,融入民航,在伟大时代中深刻了解地缘政治、科技与时代变革,讲好中国航空故事,做中国好青年。

郑亚辉分享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

 

空客公司领导力大学负责人柳江霞表示,外语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情绪价值力与审美能力非常重要,她鼓励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拥抱不确定性,笃定面对未来。

柳江霞分享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刘远程结合自身从飞行翻译向人力资源的转型经历,鼓励同学们勇敢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学习,重新出发,同时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先进入行业,再稳步提升。

刘远程分享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

 

奥凯航空公司总裁助理李庆忠以参加三届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答辩的经历为例告诫学子,即便未来以汉语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仍需坚守英语专业根基,强化业务素质,力求英汉语稿件达到“无处可改”之境,由此体现自身的“语言真功夫”。

李庆忠分享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张联峰指出,广西在同东盟国家的区域合作中,严重缺乏精通外语及适配国际化标准的“专业+外语”型高端人才。他鼓励同学们在夯实外语基础的同时学习国际规则,努力成长为符合区域合作需求的高端外语人才。

张联峰分享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

 

北京日月星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上官琪琳表示,本次研讨会给每位同学提供了突破既定视角,大胆锚定未来的机会。她寄语广大学子:人生是旷野,方向有很多,大家是千里马,希望都找到自己的伯乐。

上官琪琳分享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

 

来自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的廖翠英分享了自己在世界各国参与多个机载系统谈判项目的经历,鼓励大家在提升外语能力的同时加强自信心的培养,从“旁观者”的角色努力转型为“参与者”。

廖翠英分享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

 

会上,宣伟、孟雨晴、王欣铭、白钰、刘铭淇等多名翻译硕士往届毕业生畅所欲言,共同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感激之情,也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职场发展与个人提升的宝贵经验。他们结合自身学习与工作经历,鼓励大家在校期间打好语言与专业基础、积极学习民航知识、重视项目展示等能力训练;工作中凭借扎实语言知识,巧妙应对跨文化挑战;在求职时要敢于抓住机遇、善于沟通;在外企工作期间勇敢传达中国声音,努力成长为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人才。

 

 

翻译硕士往届毕业生分享求职/求学经验

 

 

张艳玲在总结发言中向与会行业专家、校外导师及校友们对学院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倾囊相授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指出,本次研讨会紧扣航空业国际化发展脉搏,既是对学院“民航特色+语言专长”育人模式的深度问诊,更是一次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顶层设计谋划。她强调,在国产民机“走出去”、全球航空产业链重构的关键期,外国语学院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全力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中国立场、民航情怀的高端语言人才,师生同心,校友同心,共同书写民航外语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张艳玲院长作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为外国语学院航空国际化人才培养锚定方向。未来学院将以服务国家发展和民航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国际化、行业化、数智化”的复合型航空语言服务人才为理念,进一步持续深化与行业导师、校友及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加强同行业专家的沟通交流,全力培育既能精准传递中国民航话语体系,又能灵活驾驭国际规则的高端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让外语专业成为中国民航与世界对话的“接口”,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学、推动中国民航国际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