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师党支部在taptap下载安装安卓思政课沉浸式教学创新中心开展“家国情怀·‘译’路同行”主题党日活动。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绍英,翻译系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翻译系全体教师以及23064201、24064201翻译班团支部学生代表参加。
自2024年3月以来,翻译系教师党支部坚持党工团一体化共建,打造“家国情怀·‘译’路同行”品牌,通过翻译工作坊、多语种红色资源库等项目和举办系列活动,大力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党日活动中,首先进行了“第一议题”。集体学习观看央视新闻联播4月16日关于《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视频报道。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教授的回信精神,大家进一步坚定了培养外语人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议题”学习
“文脉传承·优秀作品展演”环节在翻译系全体教师气势恢宏的《读中国》集体诵读中启幕,铿锵声韵如金石坠地,叩击着每位观众的心扉。易翔老师以《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生动诠释科技报国的壮阔征程,陈淑仪、丁鑫澎两位老师联袂演绎的《中国话》与原文杰、鄢佳两位老师呈现的《星星之火 灼灼其华》,以声绘景,展现语言艺术的穿透力与感染力。当《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的经典旋律在会场回响,学子们以青春之声唱响赤子情怀。崔澍老师娓娓道来的《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以翻译人的专业视角致敬先驱者的红色初心。从张嘉窈同学《译路连山海,丹心系国家》的豪迈宣言,到黄晓蕊、林嘉琳两位同学《译途家国梦 语驾情谊桥》的深情诉说,从郑鑫仝同学独唱《有我》的清越之声,到周丹丹、周亚楠两位教师《弘扬延安精神 在前进中继承》的铿锵誓言,19个由师生联袂演绎的节目,如繁星交辉,以多元艺术形式编织出翻译人的精神图谱。
师生对话环节,大家共同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教育”展开深度探讨。就“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给外语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使用AI技术,赋能教学”“如何应用AI提升学习效率”等议题,大家纷纷为构建“技术赋能+人文涵养”的新型翻译人才培养路径建言献策。这场对话最终凝练出“技术赋能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教育生态体系建构设想,为数字时代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操作性的改革思路。
优秀征文表彰环节,翻译系教师党支部对在“家国情怀·译路同行”征文比赛中的21名获奖选手进行了表彰。
师生合影
活动尾声,陈绍英寄语勉励师生:“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桥梁,更是文明的使者。期待外院翻译系师生坚守初心,以专业报国;译路同行,以协作致远;译路生花,以技术赋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