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语言学家、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宇明教授在北教14为外国语学院作题为《边境语言问题与国家边境语言能力》的讲座。院长张艳玲教授主持,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代表参加。
李宇明教授是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语言战略研究》主编、北京市特聘教授,曾任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国际中国语言学会(2016年—2017年)会长等职。
李宇明教授在讲座中指出,边境语言研究是国家安全与民族和谐的基石。中国拥有长达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和约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与14个国家接壤,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边境语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边境语言研究不仅关乎国家安全,还涉及民族和谐与区域稳定。
李宇明教授指出,在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语言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语言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安全不仅包括语言自身的安全,还包括因语言文字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语言安全能力。通过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语言分析系统,实现对网络空间中的语言信息进行有效监测和分析。通过加强语言教育和培训,提升全民的语言安全意识和能力。
李宇明教授指出,要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拓展中文影响力。制定更加科学、系统的国际中文教育规划和政策体系,加强中文教师队伍建设,推广中文教材和教学资源,提升中文在国际教育评估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李宇明教授强调,随着中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语言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国际民航组织中的主要工作语言为英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航空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他表示,航空语言规划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中国应加快航空语言规划的步伐,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航空语言标准和规范。同时,加强与国际民航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文在国际航空领域的应用和普及。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航空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为中文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提升贡献力量。
在场师生就普通话推广、航空外语等问题与李宇明教授积极互动,受益匪浅。
张艳玲在总结中表示,希望大家就李宇明教授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乃至终生研究。结合语言规划、语言生活等话题,深化航空外语的学习和研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