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校持续深化教师行业实践工作,鼓励教师“走出去”,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喜迎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人事处特推出教师行业实践成效系列报道,展现我校教师面向民航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两业融合”新态势,投身行业一线、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与作为。本期聚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孙凤鸣老师在中航工业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践故事。
孙凤鸣,讲师,硕士生导师,本硕博毕业于天津大学,长期致力于机载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航空科学基金、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4项;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培养研究生5名。
孙凤鸣老师于2024年暑假,赴中航工业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直公司”)生产研发一线,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行业实践。不仅有效锤炼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更催生出丰硕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为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企业领导及一线科技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深入一线,产研协同结硕果
实践期间,孙老师深度融入天直公司技术团队,直面生产实际挑战。他与企业技术人员紧密协作,针对某型飞机操纵杆的刚度间隙问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直升机操纵杆刚度间隙测试仪”。该设备经过第三方鉴定,性能可靠,已成功应用于天直公司一线生产制造,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与精度。
同时,孙老师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企业中的一些其他技术问题同样可以双方合作解决。他积极联系企业,成功申请获批“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旨在解决直升机制造装配车间中移动体的定位等问题。
目前,孙老师正与天直公司携手开展《直升机桨箍姿态测量与无线传输装置》项目的研究,持续为直升机关键技术突破贡献智慧。
搭建平台,深化校企战略合作
孙凤鸣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在企业的深入实践,积极推动学校与天直公司建立更高层次的合作关系。今年5月29号,学校与天直公司签署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教师实习实践是合作协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孙老师还肩负起taptap下载安装安卓与天直公司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的重任。这一平台的搭建,为后续系统化、常态化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双方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展开。
反哺教学,破解实习困局
孙凤鸣老师的实践之旅,不仅服务于科研与产业,更直接赋能人才培养。学生培养计划中有4个月的企业实习, 往往因企业研究课题准备不足导致学生实习无实效。他利用深入一线的契机,与天直公司反复研讨,共同精心设计确定了贴合实际的实习题目,使学生的企业实习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极大提升了实习的目标性、参与度和学习成效,有效破解了实习“走过场”的难题,切实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党建引领,学院聚力促实践
孙凤鸣老师赴天直公司实践并非偶然。自2023年6月以来,其所在的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与天直公司的基层党支部进行了一系列的党日共建和技术讨论会,双方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深。随着对企业技术问题了解的日益深入,在学校教师行业实践政策的加持下,孙老师得以投身天直公司一线深度实践学习。

党支部组织到天直公司一线走访交流,创造教师实习实践机会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充分发挥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主体作用,积极响应学校教师行业实践政策和号召,制定教师企业实习实践管理办法,为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提供制度支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党日共建、企业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化校企交流,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有效激发教师参与行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孙凤鸣老师表示“非常感谢学校政策和学院的推动支持,这段实践经历让我收获巨大,希望今后能参与到更多的企业实习实践中,为校企协同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孙凤鸣老师的暑期实践,是教师个人成长与服务行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动统一。其丰硕的实践成果充分证明,深入行业一线实践是教师提升工程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和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