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2022-11-04 09:03浏览次数: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钟文静 梁乃心 摄影:特约记者 周晓燕

本网讯 11月2日,思政课教师齐聚学术交流中心第十会议室集体备课,通过分享、交流,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校党委副书记赵洪海出席,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究生院、教务处等部门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以及部分专业课教师参加会议。


cfe2c6081f6e39d00785af2c1d4fde7.jpg


赵洪海肯定了此次集体备课会的意义和作用,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时间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发挥了先锋队和排头兵的作用。



赵洪海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八点要求,一要学深、悟透、真学、真懂,既要逐字逐句读,又要前后贯通读,还要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读;二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认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贯工作;三要精讲、讲好,注意运用材料的权威性;四要及时关注中央宣讲团,时刻与其保持一致;五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研讨;六要发挥思政课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课程思政建设;七要千方百计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八要用思政工作精神开展思政教学。

赵洪海从教师个人、团队两个角度给出具体建议,强调教师个人要坚持“六要”和“八个相统一”,做到心中有信仰,有政治,有方向,有内容,有故事,有方位,有责任,有学生,有连结,有效果。从团队角度,反思我们要做什么事情,牢记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弄清我们讲的是什么课,凸显课程特色;明确我们面对的是什么人,从学生情况着手教学设计;选择用什么材料,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内容;思考怎样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效果,通过从学生思想意识和行动的改变来体现。

会上,纲要教研室教师石志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思考”为主题,从讲清楚斗争精神是党百年奋斗宝贵精神财富、讲清楚新时代新征程仍然需要发扬斗争精神、讲清楚当代青年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斗争精神三个方面做了斗争精神融入纲要课的主题示范。


01944102f8f77f8e4ea209e8ad75013.jpg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教师阎维洁从明确思政课的一般性与本课程的独特性,思政课使命任务、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整体理解、把握好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讲清理论之基、形成系统观念、突出重点内容的阐释方法,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出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根本遵循和实践要求。


e3acee6ff7d7797384eb7457a66b76f.jpg


原理教研室教师钟文静在深入思考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基础上,提出要根据认识的规律实现从选择性融入到有机融入的过渡,应当把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作为研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文本依据,并尝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唯物史观为例,以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梳理了融入的基本思路。


1c3f3dcf9fe58e55a71349e0f747022.jpg


会上,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会教师展开交流讨论,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针对主题发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和自身学习体会进行了点评。



内容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