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飞行学员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经常抓,反复抓,需要持之以恒地分层次、全覆盖、多方式开展。飞行学员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需要进一步在创新形式载体上下功夫,在丰富方法手段上见真章,对照《民航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长效机制建设指南》明方向、找方法、补短板,进一步完善发展目标和思路举措,切实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飞行学员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新模式。
探索建立飞行学员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是切实推动民航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的必然之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事关飞行人才队伍安全作风初始养成。建立有效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有利于教育引导飞行学员树立持续的安全理念、养成强烈的敬畏意识、厚植自觉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当代飞行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民航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飞行学员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员培养阶段是作风养成的首道关口。飞行学员作风建设是“把安全作风建设贯穿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全链条”的初始关,是形成严谨作风的培养环节,是持续保持与不断优化作风的基石,对传承良好的作风文化、养成良好的作风习惯、提升作风养成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风建设成效直接关系飞行安全,是飞行安全的基础保障。飞行人员只有具备严谨的作风,才能保障各项规章和操作一贯地、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才能在事故链形成之前纠正错误、调整心态,进而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冷静的头脑,准确判断,正确处理,最终化险为夷。
作风建设外化是行业形象的基本呈现。民航业是服务行业,对民航从业人员来说,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塑造形象。乘客在直观上认为作风就代表着安全,飞行员的沉稳气质、扎实作风、严谨态度,都会成为乘客心中安全的“压舱石”。
当前飞行学员作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高标准的行业作风素质要求与飞行学员低阶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之间的矛盾。飞行员手中掌握国家上亿元资产和上百个家庭的幸福,肩负着整架飞机和全体乘客的安全,也代表着中国民航的整体形象,责任重大。现代大学生在“呵护中”成长,在“优越中”长大,精神需求高、批判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对缺乏,这使得行业高标准与飞行学员的自我低要求产生了矛盾。
其次,高水平的飞行职业心理品质期待与飞行学员趋势性的心理晚熟之间的矛盾。飞行岗位责任大、难度高,对飞行员身体素质、职业心理品质要求高,而网络“原住民”、独生子女环境使得飞行学员出现了个性早熟、心理晚熟的现象,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消极情绪,这就在职业高心理品质期待与心理晚熟之间产生了矛盾。
再次,规范的准军事化管理与弱化的自我管理效能之间的矛盾。飞行学员的准军事化管理属于“生活制度化、行动统一化”的规范化管理模式,而绝大多数飞行学员之前12年的学习生活在“被安排”中度过,进入大学突然“无人照顾”,薄弱的自理能力、自律意识逐渐显现,这就带来了规范管理与自我管理效能之间的矛盾。
最后,快速增长的学员数量与飞行航校较为滞后的配套资源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训练量激增,飞行航校训练容量、软硬件基础设施、机队规模、人员配备、文化建设等配套资源和投入虽在不断增加,但增速较慢且难以满足民航业对于飞行员高质量培养的需求,这对飞行学员作风建设的长效性、完整性产生了影响。
建立飞行学员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
围绕立德树人,以制度促实效。建立飞行学员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需要有效推进飞行学员作风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源头上培育塑造良好作风。为此,taptap下载安装安卓起草多项作风建设、准军事化管理制度文件,覆盖从入学到入职各个阶段,让育人工作有制可依;根据民航局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PLM)建设要求,构建作风表现维度和对应指标体系,发布《飞行学员作风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持续推动“三个敬畏”入心入脑、入言入行。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充分把握“00后”“05后”大学生思想特点,遵循飞行学员成长成才规律,不断丰富准军事化管理内涵和外延,对准军事化管理工作事项清单实施流程化管理,围绕目标清单、责任清单、底线清单、日志清单,涵盖从早起到晚寝、从集合到队列、从宿舍到课堂,并通过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的督查机制,打通制度落实“最后一公里”,通过持续的优化制度设计、强化制度执行,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构建课程体系,根植敬畏理念。一是发挥学科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专业教学。构建课程育人体系,推进学生工作自主课程建设,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生活作风作为应训应学、必训必学内容纳入飞行学员培训,开发开设《飞行员岗位胜任力与职业发展》课程;在丰富学生知识体系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打造飞行学员PLM专门作风建设课程,全面增强敬畏意识,建立覆盖面更广、效果更明显的作风教育体系。二是以“案”为鉴,纳入日常管理,养成优良作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严肃深刻的真实案例等多方面多角度,以当下流行的短视频、故事讲解等形式,强化道德法纪教育,让飞行学员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将安全作风教育融入日常教育、融入行为规范、融入校园管理。
建强育人要素,完善育人阵地。建强育人要素,关键是干部队伍,突出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在学工干部队伍建设上,开展“学政治、学管理、学飞行、转作风”的“三学一转”活动;在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上,突出抓好“选、培、用、考”四个环节;在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上,组织党员宿舍亮旗帜、佩戴党徽亮身份、仪容仪表亮作风的“三亮”行动,通过建强基本队伍,发挥关键队伍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飞行人才培养。完善育人阵地,关键是基本设施建设。围绕“民航、飞行、军事”三大特色文化,注重宣传橱窗、文化展板、文化长廊的点缀装饰,公寓连廊、宿舍、办公区的文化氛围布设等校园建设,注重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杂志、广播及思政长廊“六位一体”宣传矩阵建设,注重按照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要求,有计划分期分批建设多个沉浸式教育基地,构筑育人阵地。
创新教育模式,筑牢作风底板。taptap下载安装安卓按照“规定+自选+创新”模式选定教育内容和方法,采取“每周开展一次教育、每月落实一份计划、每学期形成一个单元”的方式,通过深入、持续、反复的经常性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上,规定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理想信念、道德法纪、安全生命、民航职业等“规定”教育,每学期从传统文化、集体荣誉、人际交往、团结友爱、意识形态、心理健康等18个教育体系中开展“自选”教育,同时注重教育的整体设计,根据学生思想情况自主创新。在教育方法上,每月至少采用一次“规定”教育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集中教育灌输、学生自我教育、随机教育启发等,同时还可选择庆典激励、信息网络、校园文化熏陶、行为规范养成、新闻舆论引导、典型激励警示、心理教育疏导、法律咨询服务、学校社会共育等“自选”教育方式。
坚持抓细抓实,全程跟踪督导。不断优化机制,巩固制度成果,以飞行学员纠察队为核心抓监察督导,一日生活制度注重抓常抓细,严格规范准军事化管理下飞行学员的一日生活制度。作示范、勇争先,建立多方式、常态化作风养成制度,每天进行队列训练、会操,定期进行仪容仪表检查并落实每周“班集体导向”评比制度,以考核检视差距、追赶对标标杆,抓重点、强弱项、求突破,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生动局面。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不断落实作风建设要求。“三查三看”贯穿始终,即查道德品质,看是否存在追求低级趣味、发表低俗言论、发生不伦婚恋的问题;查法纪观念,看是否存在平时不学法、遇事不找法、办事不依法的问题;查自身形象,看是否存在队列动作不规范、仪容仪表不严整、内务卫生不整洁的问题。
创新方式方法,真情引领成长。一是强化真情引领,让工作更有温度。开展“畅心”系列活动,畅通学员反映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收集渠道,保障学员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共同绘就一幅师生成长画卷。学生工作队伍用言行影响学员,用爱心对待学员,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员,以身作则让学员感受亲和力。学生骨干队伍开办多种形式培训课程,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二是根植理想信念,让工作更有深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学习、开展宣讲、推进落实,组建“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引燃青年学子理想信念的“火种”,引导学员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总之,建立飞行学员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经常抓,反复抓,需要持之以恒地分层次、全覆盖、多方式开展。飞行学员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需要进一步在创新形式载体上下功夫,在丰富方法手段上见真章,对照《民航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长效机制建设指南》明方向、找方法、补短板,进一步完善发展目标和思路举措,切实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飞行学员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新模式。
原文链接:http://epaper.caacmedia.cn:81/detail?record=2&ChannelID=12168&randno=8068&resultid=466&presearchword=NPID=1*pubdate=2023.08.17*page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