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007版:对空管专业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初探
2023-02-18 14:23浏览次数:信息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张彬


2023年2月16日《中国民航报》007版


对空管专业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初探


张彬


为提升空管系统战斗力,充分发挥民航特色高校养成教育优势,为行业输送优质毕业生,taptap下载安装安卓聆听一线声音,充分调研行业人才需求,于2019年在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探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旨在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树立规则意识,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养成优良作风,进而提升空管队伍战斗力。

目前,准军事化管理在学院2020级、2021级、2022级学生中已形成普遍认知,管理模式基本成形,学生培养质量有所提升。笔者结合学生群体现状和调研数据,总结了关于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准军事化管理的经验与成效。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空中交通管理学院自2019年在行业需求驱动、学校党委支持指导下,探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以2018级、2019级学生预热试运行,在2020级学生中全面推广,逐步完善。目前,准军事化管理在2020级、2021级、2022级学生中已形成普遍认知,管理模式基本成形,学生培养质量有所提升。笔者结合学生群体现状和调研数据,总结了关于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准军事化管理的经验与成效。

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背景

空管系统作为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的管理者,肩上责任重大。而一线从业人员尤其是管制员,在工作中守护着无数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疏忽,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处突能力。

为提升空管系统战斗力,充分发挥民航特色高校养成教有优势,为行业输送优质毕业生,taptap下载安装安卓聆听一线声音,充分调研行业人才需求,于2019年在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探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旨在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树立规则意识,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养成优良作风。进而提升空管队伍战斗力。

民航业以安全为首要核心价值,延伸出行业文化及内涵。在保障层面,文化内涵又凝练为规则意识、责任担当、严谨细致、团结协作、奉献精神等五个方面。准军事化管理制度聚焦行业文化内涵对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极具行业特征,将民航价值观与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有机结合。taptap下载安装安卓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在保障安全顶层目标下,将作风养成、心理素质、岗位技能三个方面作为支柱,着力培养;以规则意识、责任担当、严谨细致、团结协作、奉献精神五个方面作为阶段目标重点提升;以每日生活制度,仪表内务标准、量化积分考核体系为抓于,建立指标观测点,客观掌握工作成效,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业务精湛、素质过硬、契合行业需求的民航人才。

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的实行及成效

在具体文行过程中,taptap下载安装安卓、空中交通管理学院两级分别制定了准军事化管理文件。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将作风养成、心理素质、岗位技能从学生培养角度继续细化为意志品质、规则意识、忠诚担当、团结协作、情绪调节、抗压能力、严谨细致、创新精神、持续学习等九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在组织架构、一口生活制度、文明礼仪、内务卫生等方面规范细节、制定标准。通过集合点评、班会、年级大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对照标准每天对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落实,内务等方面进行检查记录,随时通报。每周年级内部总结整改,每月全院总结评比,营造浓厚氛围。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团委充分利用课堂,在竞赛、行业讲座、榜样引导等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行业类素质拓展活动,打造空管榜样大讲堂、陆空通话大赛、模拟管制大赛、班级队列比赛等品牌活动,厚植行业情怀。

为了解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成效,笔者以2018级,2019级、2020级学生群体为样本,从学习成绩、规则意识、行为养成、创新意识等四个方面进行调研统计,从数据层面了解学生现状,挖掘管理制度作用。

一是学习投入和平均绩点显著提高。统计显示,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与学习投入正相关。对准军事化管理制度认同、能够主动配合的学生,学习投入时间较长。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希望宽松式管理的学生,学习投入时间也较长,这部分学生对于未来有思考、有规划。有考研意愿的学生半数以上认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两者并不冲突。

二是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学生对规则认同程度越高,在管理过程中配合程度越高。认为规则都有其合理性,能够主动遵守规则的学生约占78%。加强对准军事化管理的认同教育和思想引导可增强学生规则意识。

三是一日生活制度促进良好行为养成。一日生活制度帮助学生形成作息规律。认同程度、配合程度越高的学生,在学习时间、学习成绩、身体锻炼计划、班级凝聚力等方面表现更好,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四是规则意识与创新精神并不矛盾。调研数据显示,学生规则意识越强,越会关注创新创业方面的竞赛与锻炼计划。相反,缺乏规则意识的学生很少关注创新创业。

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的不足与展望

在制度认同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准军事化管理,但真正理解其内涵和意义的学生只有1/3。笔者认为,应加强政策宣传贯彻引领,为学生提供深入一线参观实习机会,在工作中融入价值塑造功能,促进准军事化管理由外在形式向内涵建设转变。

在分类指导方面,主动配合制度的学生占56%,被动配合的学生占33%,约11%的学生不愿配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聚焦对准军事化管理不认同的群体,调研分析其不认同的原因,并了解其真实想法;将以考研深造、行业外就业为目标的学生列入分类指导计划,制订教育发展方案,一人一策精准帮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教育规律。

在保障措施方面,一是少数学生在进一步了解行业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本专业,对专业及管理制度配合程度较差。目前,除大一学年两次转专业机会外,学生缺乏再次选择的机会,而对专业的了解和思考往往在大二以上才会形成。二是与一线岗位联动不够,准军事化管理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学生约束力不足。下一步将探索将准军事化管理日常表现量化成绩单作为除学习成绩单外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计人学生档案;与空管一线共同研讨成绩考核内容及认定形式,作为招聘过程重要参考,提升准军事化管理效力。

(作者单位:taptap下载安装安卓)

(全文:2292字)


内容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