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桐水:民航,驱动发展新冲击波
2012-09-28 17:23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2012年9月28日9版刊发taptap下载安装安卓校长吴桐水署名文章:

民航,驱动发展新冲击波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校长  吴桐水

  民航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基础产业,在过去十年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呈现从单一向综合转型,从综合发展到全方位推进。 

  十年前民航改革,机场下放地方,遇到了较大的阻力,民航业被认为是单一的交通运输方式,亏损的机场不受欢迎。而现在,世界经济正在创造一个以航空、数字化、全球化和以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全新竞争体系,航空运输成为继海洋运输、内河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之后,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五个冲击波,地方政府逐步意识到民航业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重要性,“要想强、上民航,要开放、修机场”正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我国机场数量从2002年141个增长到2012年182个,机场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从2006年的61%、82%增长到2011年的79%、94%。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投入使用,标志着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开始形成,地面交通的畅通进一步扩大了机场能量辐射区,正因为有了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机场及航空运输的网络型组织形态就构成了区域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基础,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保证,民航业的作用从单一开始走向综合。

  2012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依托机场规划发展临空经济,通过民航业科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在遍布祖国各地的数十个年吞吐量超千万人次机场的周围,将出现新的经济形式——航空城,这数十个航空城与众多中小机场和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结合,构成全国综合交通梯次枢纽网络,全方位立体式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内容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