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航空运维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 建设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平台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建设纪实
2023-11-01 09:48浏览次数:信息来源: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员:卢翔 朱璨琪 编辑:李利滨

建设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创新平台”),是打造一个聚贤聚才创新平台的行动;勠力同心,聚势合力,是实现航空器运维成果转化的产学相长的实践;瞄准“标”“本”,是一条攻坚克难、激流勇进的建设之路;立足民航,服务社会,是对民航之要、社会之需的回应。

民用航空器维修设计、验证与标准制定是制约国产民机研制取证与持续运营安全的关键技术。国内民机制造商由于缺少设计经验和理论指导,导致取证过程走了很多弯路,取证周期加长,因此形成具有底层知识框架及自主解释权的持续适航文件设计验证方法与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国产民机研发“卡脖子”问题。

与之同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民航建设正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已成为全球航空业新一轮发展的重点领域。以“数字感知、数据决策”为技术特征的数字化、网络化、实时化、智能化“智慧运维”赋能民用航空器,将快速形成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工程新模式,全面提升航空器安全运维和经济运维水平。

我国目前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这重要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民航业,迎来“两业”深度融合、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为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支撑,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责任和时代使命。taptap下载安装安卓以国际发展趋势、国家发展必需、交通强国必争、基础积累厚重为依据,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成果向应用场景的快速转化,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平台正是回答这一艰辛历程的使命之问。


外引内培

构建高水平国际化航空器运维工程专家团队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团队构建,一方面要以事业引人,一方面要用情怀化人,围绕高端航空器运维工程人才个性化培养,通过持续外引内培,组成“以项目为驱动”、跨学科跨领域学者专家组成的高水平校企政研专家大团队,持续引进思政育人导师、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师德先进教师等,一批行业领域专家、科研获奖教师、前沿科研项目研究课题组成员组成了创新引领的先锋。而在科研创新引导领域,引进了行业导师、高水平专业领域专家和民航局专家、中国商飞工程师……

2009年,民航局“民航维修工程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贾宝惠带领团队聚焦国产民机维修设计、验证与标准制定理论和技术方法,与民航局,以及国产民机、发动机制造商、运营商和维修单位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技术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创新链条,形成面向未来的航空器运维工程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实践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成“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研究中心”,超前探索航空器持续适航领域的智慧运维理论和技术应用,系统分析行业需求,精准解决行业问题,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贾宝惠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提高团队国际化水平,拓展国际技术合作渠道。近年来,团队持续参加国际维修审查委员会会议(MRBR)和民机维修大纲工业组织(CMPIG)会议,参与MSG-3技术发展的研讨,以及MSG-3 2018版的研究、分析、推广应用。通过与普度大学等国外同领域高校的交流,学习国外高校的研究管理方法。作为国际维修评审政策委员会(IMRBPB)、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等国际组织会员,积极参与民机的维修大纲、维修审查等专题会议,参与国产民机的维修工程讨论与分析。参加2020年及2023年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技术国际论坛,做“面向智慧民航的民机持续运营安全体系”“运行支持技术在民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主题发言。参加第四届商飞国际科技创新周,“民用飞机预防性维修分析技术”等5项研究成果参展。


贾宝惠带领团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学术展会

贾宝惠教授收到中国商飞的感谢信

近年来,团队主持完成(或在研)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工信部民机重大专项、民航局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企业重大委托项目在内的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团队入选“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民航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评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及示范课程,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10余人次;编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教育部航空航天教指委“十四五”推荐教材等优秀专著、教材4部;获包括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各类教学成果奖5项。



校企协同

建设航空器运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才能跟着实践长。学科是产业技术的支撑,并与民航技术发展深入促进、共同增长。taptap下载安装安卓与民航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入协同合作,实现民航维修技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搭建多学科、跨领域民航维修科技创新及工程技术研究平台,构建民航维修科技联盟,推进民航维修科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

素质培养,是人才梯队建设绕不开的话题。一次小型无人飞行器研发应用,深深筑牢学生的工程素养基础;开展维修设计、实施与优化等先进技术实践,综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通过“研教结合”打造航空器运维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开展民机维修设计与持续安全评估领域多学科融合创新学术实践,培养学生信息整合、知识跃迁和交叉应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团队通过“训创结合”打造航空维修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理念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中,建立面向高端航空器运维工程人才培养的“三层级三结合”综合实践训练平台,开展多层级实践育人,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窗口。

“校企结合”打造航空器运维专业技能实践平台,充分挖掘国内外航企、航空院所、民航局与高校的专业实践资源,目前,该平台正在聚焦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航空器持续运行安全状态与维修效能感知平台,验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航空器持续运行安全状态与维修效能评估技术;开展ARJ21、C919等国产民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典型电缆允许损伤标准试验,为国产民机关键部件和系统的维修标准制定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


团队挖掘实践资源

团队与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联合研发的民机运行过程的“老龄飞机结构修理记录自动识别系统”,首次创造性地将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辖区内航空器历史数据、维修工程信息(M&E)系统、技术文档管理系统(TDMS)等系统数据,以及飞机生产厂商结构修理手册的标准整合到同一数据平台上,通过语义识别和航材比对等方式,自动筛选出飞机结构修理记录,建立飞机外表损伤和重要修理识别清单,为业界满足CCAR121R5要求开展老龄飞机结构修理记录审查和现场检查评估工作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之路,进一步提高了民航局监管效能。同时该软件系统成功应用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航空器监管和维修工程管理中,实现了对老龄飞机的维修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聚焦痛点

打造航空器运维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迎难而上、激流勇进,致力于突破一个又一个痛点,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训练,一直存在对标国际同行跟踪模仿、单一学科思维模式、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团队建立了以“跨学科项目攻关、产学研用融合”为学术生态和以“大团队指导、大项目牵引”为管理范式的“知识重构——知识创造——思维融合”多学科融合的航空器运维工程高层次人才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新机制,提升研究生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

2022级博士研究生高源说:“民航科学技术本身就要涉及到多种学科交叉应用,而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平台创新了学术能力培养训练方法,将产学研用融合起来,把交叉学科知识应用起来,在这种机制的培养下,我感觉自己的学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针对面临的学科壁垒和校、企、研、用等机构界限,创新平台组建高水平跨领域、多学科联合导师团队,满足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体系的民机维修设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要求;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开发特色专业课程,出版航空维修工程专著教材,构建多源融合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科研实践需求;以承担的国产民机维修设计和持续运营安全领域国家重点重大项目为牵引,围绕国产民机维修设计中的复杂科学问题制定学术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指导学生参与技术方法突破、软硬件产品开发与成果转化等环节,丰富学生在多学科学术研究与实践方面的经验。


合纵连横

提供民航维修领域人才与技术交流渠道


服务国家交通强国发展战略,立足民航技术保障服务,争夺国际民航规则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形成引领国内民航业维修工程分析的创新能力,培养民航领军人才,是taptap下载安装安卓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研究中心核心使命。中心承担或参与民航维修领域相关的发展规划、技术交流及国际事务,推动学校与民航局、运营商、制造商在航空安全与适航领域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和技术研讨,提供民航维修领域人才与技术交流的高效、畅通渠道,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在建设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平台之际,taptap下载安装安卓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与民航局相关司在民用航空维修文件、人才梯队培养、开发航空维修领域高端培训项目、参与航空维修领域的国际学术及教学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合作。

“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人员包括民航局民航科技重点领域“民航维修工程领域创新团队”和学校受聘为民航局维修人员执照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他们具有深厚的航空维修学术积淀及技术积累,学术背景互为补充,涵盖航空维修的全领域。


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专家交流工作

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研究中心通过应用民机结构维修大纲间隔确定技术、民机全寿命周期的正向维修设计等研究成果,为中国商飞成功编制完成《C919大型客机维修大纲编制程序和政策手册》(PPH)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依据该PPH,中心成功编制《C919大型客机维修大纲》。民机候选审定维修要求(CCMR)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在ARJ21-700支线飞机开展审定维修要求候选项目(CCMR)确定和MSG-3任务合并等工作时,得到了充分应用,保障了国产飞机的安全运维和经济运维,为国产民机实现商业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同时,也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及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等国外民航局的适航认证提供重要技术依据,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

风正扬帆正当时,奋楫争先谱新篇。结合C919投运后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依托“航空器智慧运维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平台建设,贾宝惠教授正在带领团队与中国商飞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联合开展C919运维重大工程建设,从国产民机维修设计、国产民机持续运营安全性评估、国产民机健康管理三个维度开展相关的重大项目攻关与成果转化,推动实现C919飞机从维修设计、实施到优化的全链条管理,助力国产民机的安全运维、经济运维和智慧运维,提升学校国产大飞机运维保障和民航高质量人才培养能力。



内容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