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aptap下载安装安卓东丽校区南区的西南角,有一座新建成的教学楼,这里常有穿着实训服的学生来来往往。教学楼里有一群朴实无华、默默耕耘的好老师,他们用自己的灵魂点燃了一批批来这里进行金工实习的学生们的灵魂。他们就是锻造学生“匠心”的“引路人”——工训中心金工教学团队的教师们。
目前“金工教学团队”共有专职教师4人、实验师4人、教辅人员18人。面对每年1000余人的金工实习教学任务,他们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努力钻研、开拓创新,践行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崇德崇严、立学立人”的教风,在平凡的实践教学中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让每一批来参加实习的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创意教学 让金工实习“活起来”
“钳工”实习是金工实习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目标是钳工在机械制造及维修中的作用、机械部件装配的基本知识,为大学生毕业进入“一线工作”做好准备。多年来,各校传统钳工实习内容均为打磨铁榔头,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实习面临着挑战。
钳工实习教师李伟含、景微娜等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创造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激发学生兴趣的新课程。为了让学生们改变过去“磨铁”“做苦力”等不恰当刻板认识,教师们循循善诱,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们正确理性地认识钳工实习,鼓励大家在完成指定作品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制作各种创意作品,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实习作品也由一成不变的锤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精巧的开瓶器、木质鲁班锁、机器人形组合件等等。学生们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发布到社交平台,QQ空间、微信朋友圈变成了学生们的作品展示平台。

创意车削作品、创意焊接美育作品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在实习课上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发挥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们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受益匪浅。”学生乔怡然兴奋地说,“当我朋友圈里的亲友为我们的作品点赞和欢呼时,我更加喜欢金工实习课程了。”

教师指导学生数控加工实习
同样具有挑战性的还有车工实习。学生们做出来的产品需满足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要求。如果产品的尺寸或质量没有达到标准,这个产品就是次品,只能重新制作产品,直到做出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为了提升学生们对车工实验的熟悉程度,提高产品成功率,朱明、孙湧等教师在学生正式制作产品之前,通过预备实验环节详尽讲解车床构成和加工原理,规范示范操作过程,目的是让大家熟悉机床。正式实验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对作品尺寸和质量要求,特别是对轴类作品的要求更高,需用游标卡尺精准测量产品是否合格。为了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们鼓励大家大胆想象,勇敢实践,于是“子弹”“酒杯”“哑铃”“擀面杖”等天马行空的创意作品诞生了。

教师指导学生民航特色钣金加工实习
一个个新作品在学生们手下的诞生,师生围在一起欣赏、讨论其中蕴含的专业知识,让金工实习充满了生机、乐趣和回味。

从左至右依次为:现代加工创意激光加工作品、创意数控电火花线切割项目作品、民航特色创意钣金加工作品
“金工实习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实践课程,包括传统的车、刨、钳、铸、焊以及现代化的激光切割、数控车削、数控线切割、3D打印、激光雕刻等。”谈到金工实习时,现代技术加工中心主任钱俊泽深有感触地说,“教学团队的老师们还开发了掐丝珐琅和金属编织、钣金创意、焊接艺术创意等项目丰富金工实习课程。”
立足“第二课堂” 助力金工实习教学
这学期,工训中心金工实习教学团队的教师们突破固有教学模式,开拓“第二课堂”教学渠道,实施项目式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开发若干具有设计性的创新实践项目,学生参与产品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全过程,课程实施满意度达到99.38%。
“有一说一,金工实习是我大一学习阶段觉得最有意思的一门课程,在‘第二课堂’的学习实践中,我感受到了这是一门十分生动有趣的课程。它更能让我专注其中,精益求精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学生张志如是说。
立足“第二课堂”,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高书艳、张超在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金属编织工艺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尝试,他们凭借着耐心、细心、爱心,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为工作信条,经过数百次的摔倒、爬起,终于“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获得了非遗项目融入“第二课堂”的教学方法。“我学会了掐丝点蓝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学生杨鑫梅说。

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作品
负责钳工、铣刨模块的教师焦嫚、王凯传承榫卯技艺匠心育人,他们将具有千年历史的“鲁班锁”结合现代加工工艺引入“第二课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传递鲁班锁“和平攻破难题开启美好未来”的寓意。车削模块教学彰显我国“新时代”航空航天事业伟大成就,教师们带领学生加工制造各种型号等比例缩小的航天火箭、飞船模型。

教师指导学生加工鲁班锁

教师指导学生车削实习
“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今天我们制作的是各种模型作品,未来一定会有真的民航产品在我们手中诞生。”学生李元齐自豪地说。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教辅教师文华庆有着几十年的金工实习教学生涯,他总是坚持第一个到实验室做课前准备。“实验室配备了专门的保障学生安全的设施设备,老师们也会细心帮助同学们处理各种情况,时刻将学生安全摆在第一位。”文华庆说。
金工实习课程每批次同步学习的人数都在100人以上,要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和蔼可亲的实践教学教师,也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教辅人员。他们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师们指导一批又一批学生进行金工实习。除了辅助教学,他们还任劳任怨承担了机械修理、更换配件等工作。有一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坏了,教学方面需要急用,联系工作人员入校维修已来不及,教辅教师刘杰二话不说,主动钻到机器下面修好了机床。正是有了他们这样不怕苦、不怕脏、勤勤恳恳的付出,才保障了实习的顺利进行。
扎根人才培养 磨出金工“好声音”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是金工教学团队摸索出的能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以科研服务提升教学,以社会服务促进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全校师生的科研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提供优质的服务。

学生讨论加工工艺
2022年,《金工实习课程》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劳动教育精品课程。近5年,金工教学团队在工程实践与创新教学工作中,先后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奖项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奖项30余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2项、市级5项。
“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览真知。金工实习是我们工科学生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实习环节,是培养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必修课。”学生张强如是说。
金工实习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学生走入就业岗位打下良好基础。金工教学团队分工明确,实践课程教师负责安全教育、理论讲解和答疑解惑,教辅教师们则全程负责指导操作使用机器,他们默契的配合,带给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学子更好的实践体验,也收获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