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实践活动
作者:赵殷 摄影:周晓燕 胡勃 时间:2021-07-13 阅读量:
7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全体教职工赴天津博物馆参观“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并开展实践教学,接受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洗礼。

参观“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是中宣部和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之一,于2021年6月18日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展览分为“开天辟地”“奠基立业”“富国裕民”“复兴伟业”四个部分,通过千余件文物展品、文献史料、图片视频,全景展示了天津这座革命的、英雄的城市在百年党史中留下的弥足珍贵的革命印记,通过丰富的展品唤醒了文物背后尘封的红色记忆,对于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在接受党的秘密任务时穿过的长衫、觉悟社成员的合影、毛泽东同志参加开国大典所穿的礼服、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写下的“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期间察看过的人工智能产品、张伯礼院士湖北抗击疫情期间创作《弃胆诗》原件以及“人民英雄”奖章……一件件文物展品如同星星之火,叙说着中国共产党人恒久不变的初心,也见证着津沽大地沧海桑田的百年巨变,更彰显着天津人民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老师们在参观过程中,结合展出文物以及展陈主题现场讨论、合影留念,进行了一场直观、鲜活、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一次体验式的思政集体备课。


老师们参观展览、现场讨论
“观看天津革命文物展,回顾党的奋斗历史和天津地方史,倍感自豪,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用好革命文物这一生动素材,要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宋雪冰老师如是说。
参观后教师们也纷纷表示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落实好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谆谆教诲,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用好红色资源,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旗帜鲜明、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创新、改革,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