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1985年价格改革的基本方针是:放调结合,小步前进。改革的重点有三项:一是放开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销售价格。取消国家统一制定生猪收购价格与猪肉销售价格的制度,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实行有指导的议价。二是调整农村粮食购销价格。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内的稻谷、小麦、玉米的收购价格,按“倒三七”比例作价,即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超购加价。三是适当提高铁路短途运价。促使铁路的短途运输转向公路、水路,以缓和铁路运输的紧张状态。1988年,国家实施了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方案。7月,放开了名酒价格和适当提高其他粮食酿酒价格。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商品供应产生了新变化,商品供应日益丰富。 与此同时,消费者心理也产生了新变化,商品多了,持币抢购的现象少了,顾客对商品的挑选更严格了,那些花色陈旧,质次价高的产品再也不受欢迎了。随着商品供应的逐步丰富,不仅票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秦山核电站工程开工
1985年3月20日,反应堆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浇注,标志着秦山核电站工程的正式开工。全国100多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有关的设备制造厂协同奋战,完成科研项目400多项,为秦山核电站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了掌握核电技术的主动权,在建设中,除了一些国内一时难以解决的设备和材料被引进外,绝大部分都必须自己动手。为了验证设计性能,研制新材料和新设备,核电科研工作者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使各项工艺、工程系统的设计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秦山核电站在调试期间,取得了六个“一次成功”的好成绩:一回路水压试验一次成功,非核蒸汽冲转汽轮机一次成功,安全壳结构整体性和密封性试验一次成功,首次核燃料装料一次成功,首次临界试验一次成功,初次并网发电试验一次成功。这六个“一次成功”标志着秦山核电站在设计、设备制造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功。经历近81个月的艰苦奋斗,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终于在1991年12月15日0时15分并网发电成功,中国第一座自主研究设计、自主建造调试、自主运行管理的秦山核电站实现了核电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始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作为设计于20世纪70年代、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运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秦山核电站,不仅实现了中国核电零的突破,而且极大的带动了中国核工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核燃料工业和核应用技术产业的发展,使中国的核工业得以持续发展壮大,无愧于“国之光荣”的称号。
“星火计划”启动
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同意他们在“七五”计划期间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用科学技术振兴乡镇企业而制定的技术开发计划,简称“星火计划”。“星火计划”自实施后,通过实用技术的开发示范和人才与设备的武装,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改善了农业结构,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起飞。仅1986年就落实国家、省、市和地县不同层次的计划项目4018个,其中70%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培养了105万农村科技人员。到1987年底,全国共安排国家级和省、地、县级“星火”项目9000多项。筹建了近百个星火企业联合体和集团,在引导和带动地区规模经济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第一个教师节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应当首先给教师以尊重。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成为中国教师的节日,以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9月10日,是新中国法定的第一个教师节,举国上下热烈庆祝。李先念发出了《致全国教师的信》。教师节的确立,对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