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党史回眸】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学习雷锋活动

作者:    时间:2021-09-20    阅读量:

1963至1965年期间,根据中共中央连续发布的《十条》和《二十三条》指示,在我国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场运动在农村被称为“四清”,在城市被称为“五反”,统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指的是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五反”是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的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

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后,中共中央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调整国民经济,中国经济情况有了好转。但是,在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国营企业、合作社企业中,在生产过程中、商品流通过程中,都存在着浪费国家资财的现象。在工业、交通和基本建设方面,原料、材料、燃料、劳动力的浪费很大。在商业和物资管理方面,中间环节过多,物资调拨和商品流向不合理,验收、管理不严格,许多物资霉烂、变质、报废。一部分干部损大公,肥“小公”,不顾大局,只顾局部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的分散主义、特别是本位主义滋长起来。贪图个人享受、讲排场、铺张浪费、假公济私、多吃多占、滥用国家资财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一些党员、干部贪污盗窃国家资财,搞投机倒把。为了保证1963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财政预算的圆满完成,争取经济情况进一步的全面好转,使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更快的发展,为了健全制度,改进思想作风,中央认为,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在县级以上的党、政、军、民机关,国营和合作社企业、事业单位,物资管理部门,文教部门中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一次新“五反”运动。

到1965年底,全国共有1800多个国营工交企业,开展了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解决了干部作风和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打击了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犯罪活动,以及少数人的破坏活动。由于运动是有领导地分期分批进行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减轻了运动的消极方面,并且由于中央一再强调在运动中必须以增产节约为中心,所以全国经济调整工作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但是,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这些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在1964年下半年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在19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了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左”的错误的不断发展,使得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教育科学文化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并且在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同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一个贫苦农民家里。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1960年参军入伍。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立功三次,还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初,他的优秀事迹公开报道。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第二天,《解放军报》又首次刊登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的题词手迹。《中国青年报》随即转载。以后,陈云、叶剑英等同志也为雷锋题了词。

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从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兴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地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版权所有©taptap下载安装安卓 |  地址: 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