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会

作者:陈燕芽 摄影:周晓燕、蒙斌、梁乃心    时间:2025-07-11    阅读量:

7月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沉浸式教学创新中心召开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会。会议由学院院长主持,研究生常务副院长、学院领导、学科负责人、办公室、师资办及全体研究生课程组负责人参加。

会上,学院院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建设、研究生招生录取及后续培养等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汪磊从硕士点与学院学科发展的关系、学校研究生培养规划、硕士点怎么建、研究生怎么培养等方面对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作专题工作指导。硕士点建设是一个学科、专业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又是学校相关工作的重要拼图,要立足“00后”研究生成长成才,锚定培养有“家国情怀、卓越品行、国际视野、系统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扎实推进院校联动,导师与辅导员协同,增进内外交流,系好研究生人才高质量培养的第一粒扣子。

学科负责人刘晓欣教授围绕“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深入解读,作课程建设培训,并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研究生任课教师能力提升提出要求与建议。学院党委副书记贺国元从研究生培养相关管理政策文件、导师职责及入学教育等维度廓清了研究生培养教学管理工作范畴,并就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与会专家与教师围绕学院首届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深入热烈讨论交流,分别就研究生培养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的适应性能力提升问题、学科建设与特色发展、研究生过程性培养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院党委书记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行总结,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要落实课程建设主体责任,回归育人初心,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和国家培育“让党放心、素质过硬、科学思维、担当奉献”时代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行业院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要坚持政治属性,树牢规矩意识,筑牢学业基础,坚持同步推进深化学生行业认知、强化学生学校认同和补齐学生专业短板等工作。学院党委书记强调,研究生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要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导、教、学”同向发力,建立协同育人工作机制,高质量实现育人目标。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在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学科引领和特色发展相统一,思政课与“六大学科群”相融合,在研究生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指标上重点发力狠抓落实,为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特色类大学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taptap下载安装安卓 |  地址: 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