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集体备课第十二场:纲要教研室参观《航空救国:孙中山与中国近代航空事业》主题展

作者:郑帅    时间:2025-04-24    阅读量:

为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418日下午,纲要教研室开展沉浸式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参观《航空救国:孙中山与中国近代航空事业》主题图片展并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展览,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对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贡献,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将历史研学与教学研究有机融合,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教育温度的思想洗礼。

活动现场,教研室教师郑帅化身“历史讲解员”,依托展览中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文献档案及实物展品,以“航空救国”航空救国思想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从思想渊源、实践探索、国际视野、华侨贡献四个维度展开生动解说。在详实的史料支撑下,郑老师不仅系统梳理了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理念从萌芽到实践的完整历程,更通过解读“航空救国”思想与当代航空强国战略的历史呼应,引发在场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思考。

在随后的实地观展环节,教师们驻足于“华侨飞鹰”专题展区,凝视着宋庆龄参与航空建设的珍贵影像,共同追忆爱国华侨在航空先驱冯如、谭根等历史人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当讲解至孙中山手书“航空救国”手稿时,教师们自发围聚讨论,结合纲要课程教学要点,现场碰撞出多个将历史案例融入思政课堂的创新思路。

此次跨界融合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们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科技救国思想的理解,更通过“场景化备课”模式,将展览中的可视化史料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教师们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教研”既开拓了学术视野,更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注入了鲜活的历史养分。

版权所有©taptap下载安装安卓 |  地址: 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