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质量,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培训与研究中心,于4月13日上午召开“高质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专题研讨会”。会议历时4个小时,来自天津市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朝阳主持会议,王庆西院长受邀参会并做主题发言。

天津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永强提出教学改革三维路径:一是创新叙事化教学法,以微视角切入融合社会热点与生活化案例,激活课堂吸引力;二是构建案例遴选新范式,精选具有时代特质的"小精新"特色案例库,增强课程鲜活性;三是深化教研融合机制,通过构建“问题链”探究模式深化学理支撑,贯通科研与教学双向赋能通道,在讲透理论逻辑中培育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实现教研互促的良性循环。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战胜强调《讲稿示例》实践创新:一是深度萃取津沽文化精髓,构建地域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体系;二是打造“可感可信可亲可敬”四可特质案例群,形成青年化叙事策略;三是讲稿内容聚焦国际热点、社会热点等问题,结合学理剖析社会痛点,提升思政亲和力与时代张力。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满忠卫,提出《讲稿示例》应用方法:一是系统梳理章节案例资源库;二是创新对比教学双轴框架(纵向历史维度+横向国际视野);三是建议采用同课异构策略,开发启发式教学。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杨玉秀指出,要精准对标教材核心,构建案例解构模型,创新叙事化教学策略,通过阶梯式师资培育体系实现教学能力进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葆春指出要以“思政链-技术链-职业链”深度融合为内核,打造具有现代职教特色的课程思政新样态。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振辉老师围绕集体备课经验、慕课建设、线上学习、数字工具的使用等介绍了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从教学内容、技术赋能、实践教学、教师发展、学习动力、教学评价等方面分享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中的真问题及改革路径。天津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言民结合艺术类院校实际,强调特色教学的重要性,以集体备课等方式,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致力于打造具有传媒与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推动思政课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庆西在发言中直面当下教学中的问题,如数字化转型中的多维能力短板;教学方法单一暴露出单向度讲授模式与智能化、互动化、情境化教学需求的代际落差等等。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王庆西指出,第一,《讲稿示例》使用应遵循“深研精用”原则,在系统解构其理论框架与案例体系基础上,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形成校本化教学资源包,确保教材转化既有章法又有创新。第二,常态化集体备课,推动教研室突破学科壁垒开展常态化联合教研,形成“走出去”的教研生态。第三,探索形成“一课一基地一品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依托国产大飞机与适航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第四,案例结构化,构建“中国故事-民航故事-天津故事”三级叙事矩阵。第五,教法融合化,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新疆策勒县教育帮扶协同推进。第六,科研反哺教学以及提升教师“四史”教学能力,增强课堂实效,形成“理论浸润-实践淬炼-价值引领”的民航特色思政育人模式。
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深化问题意识,深度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改革创新路径,为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金课指明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