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思政系党支部于2024年10月11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思政系全体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党员及新疆跟班教师代表共同参加本次主题党日活动。
在“第一议题”学习环节,党支部书记陈慧军首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会教师党员深受振奋。“下学期自己将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将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融入课堂,用好教材,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点,铸牢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师党员罗媛月说。“‘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听到这段话时候,自己深受感动,作为跟班学习教师,自己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己工作的主线,讲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厚植学生家国情,筑牢民族魂,筑牢中国心。”跟班教师动情地说。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环节,支部书记陈慧军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解读——基于‘新质生产力’研究热点及研究指向视角”为题,围绕三部分内容进行讲授。思考和回答高质量发展时代课题是催生新质生产力命题的驱动力,本部分内容围绕此命题,系统梳理了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概念的首次提出,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新质生产力实现了从概念提出到党中央顶层设计擘画的落地过程。

在第二部分内容,围绕对新质生产力理论进行总结、概括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定义、必要性、理论渊源、生成路径、功能作用等加以梳理,系统梳理了国内学者关于新质生产力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部署则指明了今后持续研究的方向。在第三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部署是引领学界未来研究的根本指向,指出了今后要持续研究的五大方向:强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实证研究;强化对新质生产力的个案研究;强化对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总结研究;强化对国外新质生产力及对新质生产力多学科跨学科研究。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形式,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党建和业务高度融合中,指出了今后需要瞄准的新的研究指向,对于系统把握“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和改革命题,增强人们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坚定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蕴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