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集体备课第四十二场: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召开关于“中国民航改革发展与历史变迁”集体备课会

作者:王艳冰    时间:2024-08-11    阅读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系统地了解民航系统在推进深化改革任务落实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8月5日上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中国民航改革发展与历史变迁”这一主题进行了集体研讨。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改革”一词被反复提及,出现了50多次,成为“第一热词”。改革无止境,发展无穷期。中国民航的改革开放历程,始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也是民航发展的最大动力。王艳冰老师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民航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民航所经历的三轮系统性的体制改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民航的改革发展与历史变迁。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前的民航经历的名称变革的具体时间和直属单位变更的背后故事。第二部分,介绍了1977年至1980年的第一轮改革,即“民航业军转民和企业化改革”,改革后民航由归军队管理改为用经济的办法来管理。第三部分,介绍了1984年至1992年的第二轮改革,即以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机场与航空公司分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轮重大管理体制改革。此次改革,民航系统基本打破了原政企不分、用行政和军事办法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单一部门体制,形成了政企初步分开,地区管理局与航空公司、机场分立的管理体制新格局。第四部分,2001年至2004年的第三轮改革,即实施以政企分开、政资分离、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民航行政和公安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此次改革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民航管理体制,民航成为交通行业首家完成政企、政资分离的运输部门,形成了现代化民航管理体制。

形策教研室主任瞿琼老师总结:“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天然优势。我国的改革直面问题,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为此,我们在线上线下课程中不仅要讲好我国改革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还要讲好我们为什么改革,我们怎么改革的,多维度传达我国改革的初心、温度和底色,深层次地为学生释疑解惑,坚定学生信心。同时,作为行业院校,我们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通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学生的大安全观,即在严守民航运输安全的底线下,还要研究航空发展安全议题,让学生从传统改革的客体思维转向主体思维,坚定学生使命。

版权所有©taptap下载安装安卓 |  地址: 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