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修】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开展暑期实践研修并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作者:张慧捷 陈燕芽 王露 梁乃心 时间:2024-08-09 阅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1232”大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持续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7月22日至28日,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32名思政课教师分赴广西大学、延边大学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研修基地参加暑期实践研修。


赴广西大学的老师们依次前往南宁、百色、东兴、防城港、钦州等地进行实地研修。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老师们全面了解民族文化融入的广西实践,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在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基地——青秀山,老师们实地感悟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步入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学习了邓小平同志“挺进右江”的革命历程,领悟民主政府执政为民的优良作风;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老师们学习了百色起义的革命过程和感人至深的英烈事迹,领悟先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员不怕死”英勇斗争精神,并在重温入党誓词中汲取百色起义精神的强大动力。

赴延边大学的思政课教师们在经过2天的理论学习后前往中朝边境——图们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水南村、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三国边境防川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光东村等地开展实践研学。行走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兼具自然景观与革命情怀的辽阔土地上,教师们纷纷感慨道:“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研修期间,两地思政课教师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开展党日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老师们集体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决定》进行深入阐释,并结合思政课建设,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行了交流研讨。


研修结束后,赴延边大学研修教师临时党支部书记赵殷表示:“延边是一片具有革命基因的红色热土,‘东北抗联’更是一支敢于担当、不屈不挠、信仰坚定”的革命队伍。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就是用这些鲜活的案例不断充实课堂,帮助同学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自觉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非常感谢学校、学院能够提供这次机会让我们参与本次研修,亲身体会抗联精神的巨大力量,我们一定会将本次研修的所学、所思、所感应用到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努力为我校思政课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此次实践研修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大思政课”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老师们在研修中勤学慎思,纷纷表示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讲好思政课的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同时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思政课的厚度、广度、深度、力度和温度,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强调,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开展理论宣讲,凝聚改革共识:要对标各门思政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要加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主动真抓实干,将思政课改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