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业学子深入基层开展专业见习

作者:于晓伟    时间:2024-07-22    阅读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政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不断加强以项目为纽带的实践调研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校地、校企“大思政课”平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6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邢军老师带领思政系实践小组深入东丽区范庄村,开启了此次专业见习。

见习团队前往范庄村鼎利全媒体运营人才实训基地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与范庄村相关基层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范庄村依托股份制合作社运营能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搭建“六基地五平台”,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党建引领下,范庄村村“两委”建立股份制合作社,通过“百村百社党建联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亲共富”项目,建立共享村社、开设全媒体平台,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增收,促进了经济转型,有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了集体和农民的效益,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

见习团队深刻体会到了党建与思政教育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范庄村正是通过党建引领,由村党支部联合多方资源,推动了乡村经济的转型和农民收益的提升;教育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念的培养和引导。通过村集体的培训教育,有效地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本次见习活动旨在通过深入基层实际,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新面貌”与“新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思政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实践,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经济发展。见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范庄村在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与困境,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策略。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们不仅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将见习经验转化为实际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版权所有©taptap下载安装安卓 |  地址: 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

Baidu
taptap点点手机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