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思政学子深入社会调研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治理
作者:于晓伟 张慧玲 时间:2024-05-20 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政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不断加强以项目为纽带的实践调研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校地、校企“大思政课”平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深度结合。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真正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2024年4月29日taptap下载安装安卓马克思主义学院包姝妹老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小组深入东丽区范庄村,开展了一场以乡村振兴与思政教育融合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

调研团队前往范庄村鼎利全媒体运营人才实训基地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与范庄村相关基层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范庄村依托股份制合作社运营能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搭建“五基地五平台”,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范庄村村“两委”建立股份制合作社,通过“百村百社党建联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亲共富”项目,建立供享村社、开设全媒体平台,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增收,促进了经济转型,有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了集体和农民的效益,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
调研团队深刻体会到了党建与思政教育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认识到党的领导工作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范庄村正是通过党建引领,由村党支部联合多方资源,推动了乡村经济的转型和农民收益的提升;教育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念的培养和引导。通过村集体的培训教育,有效地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本次调研活动旨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实践,以及如何通过思政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实践,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经济发展。调研活动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范庄村在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与困境,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策略。团队成员们通过调研不仅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将调研的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