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理学院举办校友就业交流分享会 聚焦大学生职业成长规划与新能源行业发展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3-19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帮助材料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发展与规划,同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理学院于近日举办了校友就业交流分享会。会议邀请到了理学院2009届优秀毕业校友、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组织发展总监张清刚。本次会议由高羽童老师主持,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专业60余名学生参与。

6BC8D

张清刚结合个人职业经历和新能源行业发展,拆解材料学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可能:做好技术深耕与行业选择,作为材料专业毕业生,其早期前3-5年在技术研发岗位积累经验,后敏锐捕捉新能源爆发机遇,技术迭代的速度决定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应关注专业领域前沿方向;逐步培养锻炼复合能力,3-5年后的从技术研发转向人力资源管理的非典型路径中,他突破单一技术思维,挑战多方位的成长路线,主导公司变革并获多项创新奖项,培养了产业链全局视野;把握材料专业的市场需求,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比份额持续扩大,储能领域增速显著,材料学是新能源产业链的底层支撑,当前企业校招人才需求重点偏向于引进“材料+AI+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学生的职业困惑,张清刚提出三大行动框架:一是匹配兴趣,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RIASEC六边形模型”,包括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与价值观,做令自己开心的事。二是发挥天赋,可以参考MBTI十六型人格,寻找自己的天赋所在,基于自己能力、技能、知识掌握的范畴,找寻自己最擅长的事,工作起来才能更加轻松。三是契合需求,瞄准社会需要的行业,寻觅把握机遇,才能有所回报。即,喜欢+擅长+有回报=理想职业,职业才能不断发展,持续创造成就。

1050D

张清刚以亿纬锂能为样本,详细讲解了新能源产业链布局与人才需求,讲述了材料在新能源行业的实际应用与发展,拆解了人才成长的“技术+管理”双螺旋发展体系,为同学们勾勒出更为清晰的职业发展蓝图。

在分享会交流提问环节,理学院学子围绕职业探索、行业认知、材料风口等问题与张清刚博士展开深度交流,现场互动热烈。

通过此次交流分享会,同学们不仅对职业发展规划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更透过新能源领军企业实际感知到了行业发展的脉搏。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关注民航领域发展,进一步增强专业素质,探索自身职业兴趣,在时代浪潮中实现个人价值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