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耿冬苓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9-26 [来源]: [浏览次数]:

taptap下载安装安卓化学系副教授耿冬苓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发光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相关成果以“Boosting green emission in Mn(II)-doped Cs3ZnCl5 by introducing an energy transfer mediator”发表于《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零维锌基卤化物因其低毒性、大带隙和高稳定性,在发光材料领域受到青睐,尤其在固态照明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最近的研究进展表明,通过Mn2+掺杂,这些材料的发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对于实现更高效、环保的照明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尽管发光效率仍有提升空间,但研究者正通过精确调控能量传递机制,逐步克服这些挑战。然而,尽管单离子掺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多离子掺杂体系,特别是离子间的能量转移机制,仍然是发光材料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此外,考虑到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开发新型、可持续的制备方法对于实现零维锌基卤化物发光材料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同样重要。

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醇热合成方法,用于高效、经济且环保地制备零维Cs3ZnCl5绿光发射材料。团队对未掺杂和掺杂的Cs3ZnCl5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发光性质分析,特别关注了Mn2+单掺杂和Mn2+-Cu+共掺杂体系中的能量传递机制。通过引入能量传递中间体Cu+来构建有效的能量转移途径,团队成功地将Cs3ZnCl5: Mn2+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从51.6%提升至71.1%。此外,研究团队还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发光和能量转移机理,并评估了合成材料的结构和发光稳定性。这项研究不仅为合成先进发光材料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而且为Mn2+激活的零维金属卤化物在光电应用中的潜力开辟了新的视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