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团队 >> 正文

分析类课程群教学团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9-25 [来源]: [浏览次数]:

一.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及团队建设发展历程

依托天津市重点学科数学学科的建设,本着以学科建设带动课程建设与教学水平提高的理念开展教学团队建设。2004年,以我校数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第二研究方向“非线性问题理论及数值方法”和第三研究方向“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两个学术团队梯队成员为主要成员组建了分析类课程群教学团队,负责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数学实验与应用软件》;硕士研究生公共基础课:《数值分析》,数学学科基础课:《泛函分析》;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近代应用数学选讲》等分析类课程的教学与建设工作。

分析类课程群由《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和《数学实验与应用软件》四门本科生课程组成,以《数学分析》为核心课程。《数学分析》是《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和《数学实验与应用软件》的前续课程和基础课程,《数学分析》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其它三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育人主体作用。《常微分方程》和《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作为《数学分析》的后续课程,是分析化知识与方法的继续深入与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分析》中的抽象概念。

《常微分方程》与《常微分方程课程设计》直接为学生奠定连续型数学模型的基础,具体如人口模型、传染病模型、种群增长模型等等。而《数学实验与应用软件》将《数学分析》中的极限、级数收敛等过程可视化,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十余年的团队建设,形成了以天津市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职称结构与知识结构合理、师德高尚、致力于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富有创新能力的一支本科教学团队。近年来,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所负责的《数学分析》课程于2012年获评校级精品课程,2017年通过校级精品课复评,2018年获评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20年完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2021年获评校级思政示范建设课程;

《常微分方程》课程于2005年获评校级双语课程,2020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程于2020年建成校级示范课——网络资源课程;《数学实验与应用软件》课程于2020年建成校级示范课——课程思政课程。团队多名教师荣获天津市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教师标兵、海航园丁奖、校级十佳教师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二.人员构成(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

团队目前共有9名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6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3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博士比例为66.7%,硕士比例为33.3%,分别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45岁以上3人,36-45岁4人,35岁以下2人;学缘结构合理,学科和专业背景符合度达100%。团队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富有活力和朝气,有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有利于团队长期发展。全体教师在老一辈教师的“传帮带”下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团队主要成员多年承担分析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多人次在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设计比赛、教学研讨会中获奖。团队有天津市教学名师1名,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1名,天津市优秀教师1名,天津市数学会青年学术奖获得者1名,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设计比赛华北赛区二等奖1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2名,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2名,校“蓝天优秀人才”1名,“蓝天青年学者”1名,校十佳教师1名,校青年骨干教师2名。

三.教学研究及改革成果

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多年来保持了集体备课的光荣传统,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变化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内容,充分调动老教师、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特长,形成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在培养青年教师、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教学成果如下:

(1)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效果提升,近五年完成或在研教育教学研究项目7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篇,其中“育教相融,从《数学分析》中起航”获2021年taptap下载安装安卓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建成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学分析》,1门校级精品课《常微分方程》,2门校级示范课《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和《数学实验与应用软件》。

(3)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比赛华北赛区二等奖获得者1人。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1项;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天津赛区一等奖3项、天津赛区二等奖4项,指导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二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亚太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专业竞赛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天津市级4项、校级5项、院级2项。

四.团队发展目标定位

团队总体发展目标为建设一支勇于探索、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的教学团队。以团队带头人和优秀教师为核心,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重点培养青年教师,提高团队的持续发展能力,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本团队建设成为一支特色鲜明的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具体目标如下:

(1)以“办一流品牌专业、育民航信息人才”为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团队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关心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以分析类课程为载体,加强课程思政案例建设,将思政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3)进一步加强分析类课程建设,力争将《数学分析》建设成为天津市一流课程,将

《常微分方程》建成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将《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建成校级精品课。

(4)加强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群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数学分析》试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分析类各门课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教材建设,三年内出版适合本专业、具有民航特色的《数学实验与应用软件》

教材1部。

(6)完善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参与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五年内力争获得校级及以上基本功竞赛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奖1项。

(7)以团队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