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简介
全球范围内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了旺盛需求和稀缺机场资源的不匹配,通过航班时刻优化调整需求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可以改善需求和容量的匹配度,提高机场的航班准时性,同时促进枢纽机场建设和机场群的协同发展。
本成果对机场群内的机场进行等级分类,基于分类施策的思想打造次级枢纽机场群,基于主枢纽与次枢纽协同发展理念,首次提出机场群内机场分类施策的路径,对机场群的航线网络进行拓展和优化,引导航空公司建设次级枢纽,有效推动了国际航空枢纽和机场群的建设;创新应用运筹学模型和智能算法,有效解决了在机场时刻容量饱和的情况下旅客吞吐量难以提升,机场早高峰超负荷运行以及中转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


成果应用情况
依托本项目研究成果,2019年对乌鲁木齐机场的航班时刻表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新疆机场群国际、国内、疆内有效衔接;通过设计航班波,增加了乌鲁木齐机场的中转机会;通过在次级枢纽安排飞机过夜,降低了乌鲁木齐机场早高峰负荷;通过航线网络和航班时刻优化,提高了新疆境内各主要机场的通达性和功能定位的实现。该研究成果获得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重点攻关方向
在上述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围绕航线网络和航班时刻优化问题,重点在以下方向开展技术攻关:
(1)机场群内多个机场的航线网络和航班时刻协同优化策略研究;
(2)跨区域多个繁忙机场的航线网络和航班时刻协同优化策略研究;
研究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负责人杨新湦,教授,硕士生导师。团队成员包括1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