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2019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8-23
    民用航空
    基于ADS-B数据挖掘的4D航迹预测方法#br#
    马兰, 高永胜
    2019, 37(4):  1-4. 
    摘要 ( 16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空中交通管制中航空器轨迹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ADS-B 数据挖掘的航迹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ADS-B 历史飞行数据深入挖掘,对航线、机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滤波降噪处理再进行CURE 聚类分析。以青岛—北京CDG4651 航班航迹数据为依据,预测某日的航迹轨迹、过点时间及过点高度等,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准确性和实用性。
    基于扇区复杂性数据的管制员工作负荷评估#br#
    许辰澄, 赵征, 胡明华, 江斌, 孔航
    2019, 37(4):  5-10. 
    摘要 ( 1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准确有效地评估管制员的工作负荷,首先通过调查问卷选取了13 个扇区的数据指标,并通过雷达管制模拟实验收集扇区复杂性数据和管制员对于自身工作负荷的主观自评估值;然后根据数据运用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将扇区数据指标降维,简化成具有代表性的新主成分并作为自变量;再采用回归方程来建立管制员工作负荷预测模型,并得出管制员工作负荷的预测值;最后将客观数据分析得到的预测值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主观自评估值相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遗传与禁忌搜索算法组合的停机位优化分配#br#
    孙淑光, 张泰荣
    2019, 37(4):  11-14. 
    摘要 ( 14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飞机停机过程与机场机位分配原则,确定机位分配的约束条件,以最小空闲时间的平方和与最大机位使用效率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飞机机位分配的优先级,同时兼顾停机位使用的合理性,提出将遗传算法与禁忌搜索算法组合的分配方案。结果表明:相比随机分配,遗传算法优化效果明显,目标函数值提高了13%,而结合禁忌搜索算法优化后,优化效果提高了14.4%;所提方法在实用性、机位分配效率及分配结果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机场跑道航空器拦阻系统动力学分析#br#
    尹涛, 冉振华, 王有杰
    2019, 37(4):  15-19. 
    摘要 ( 15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机场跑道拦阻系统(EMAS)的动力学模型。其中,阻滞材料对飞机的作用被处理为作用在起落架上的集中力,与阻滞系数和阻滞面积相关。推导了力学模型的数学描述,给出阻滞系数的实验拟合方法,基于实验数据分析某泡沫阻滞材料的阻滞系数,并与经验公式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使用该材料的相关参数,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了B737-700 飞机在指定参数和铺设条件下的阻滞过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进一步分析了跑道铺设、飞机初始速度等参数对阻滞效果的影响。为机场跑道拦阻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航空器排放对机场区域环境PM2.5浓度的影响#br#
    王维, 武文飞
    2019, 37(4):  20-24. 
    摘要 ( 1336 )  
    taptap点点手机网页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航空器运行对机场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通过进一步修正航空器硫排放参数,确定一次PM2.5(直接生成的PM2.5)及PM2.5 前体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的排放模型。结合具体机场案例分析,从地面运行及飞行程序角度提出了削减航空器排放对机场区域PM2.5 浓度影响的措施建议。
    基于时空集中度的航空公司航线网络构型分析#br#
    乐美龙, 郑文娟, 邵佳佳
    2019, 37(4):  25-30. 
    摘要 ( 15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网络时空集中度,采用指数评估法实证分析中国不同类型航空公司的航线网络构型。首次将产业经济学中评估集中度的罗森布拉斯指数引入航空运输网络,结合改进基尼指数、相对熵指数、赫芬达尔指数评估航空公司网络空间集中度;同时提出使用航班频率衔接倍率评估网络时间集中度。综合分析不同类型航空公司的时空集中度,得出其网络构型的差异。分析得出低成本航空公司具有高空间集中度和低时间集中度,主要发展点对点航线网络;大型全服务航空公司除国航具有高空间集中度和低时间集中度,是典型的点对点航线网络,其他航空公司正逐渐从点对点网络向轮辐式网络过渡;中小型全服务航空公司随规模扩大,空间集中度逐渐增大,时间集中度基本不变,主要发展点对点航线网络。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的机场安检系统风险评价#br#
    王勤勤
    2019, 37(4):  31-35. 
    摘要 ( 15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民航空防安全的基础在地面,防范的核心在安检,机场安检系统的风险评价对空防安全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大型机场安检的风险因素,从安检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4 个方面识别出17 个危险源,构建了机场安检系统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机场安检的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国内某大型国际机场安检系统风险进行评价,计算出的评价结果为其整体风险等级处于正常风险和较高风险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机场安检系统风险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机场安检风险管控提供依据。
    基于DNN-HMM的陆空通话声学模型构建方法#br#
    杨金锋, 李凯涛, 贾桂敏, 师一华
    2019, 37(4):  36-40. 
    摘要 ( 1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陆空通话特殊的语法结构与发音,通用语音识别声学模型不适用于陆空通话的声学建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民航陆空通话声学模型构建方法。基于建立的陆空通话语料库数据,利用DNN-HMM 模型对陆空通话语音特征进行声学建模,并通过语音特征增强方法提高模型输入特征的鲁棒性。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不同语音特征、特征维数和连接帧数对陆空通话声学模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DNNHMM的陆空通话声学模型可使音素错误率降低至5.62%。
    基于AHP和D-S证据理论的民航信息系统风险评估#br#
    张西武, 李志平, 李跃凯
    2019, 37(4):  41-45. 
    摘要 ( 17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民航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周期长、过程繁琐及专家主观性较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因素相对于上层因素的权重,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给出最底层因素的评语集隶属度矩阵; 然后利用基于矩阵分析法和信息熵的D-S 合成算法计算证据间冲突程度K 并对证据重新赋予权值,得出证据对各因素的支持程度;最后通过综合计算来确定系统最终安全等级。该方法进一步降低了专家评估的主观性,客观高效,操作方便,适用于民航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
    中小型机场通航对本地经济增长冲击的测算#br#
    杨波, 段赛丽
    2019, 37(4):  46-51. 
    摘要 ( 1470 )  
    taptap点点手机网页版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2008 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和2005—2015 年间151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采用PSM-DID 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测算了中小型机场是否通航对本地经济的冲击。结果表明:中小型机场通航能促进所在城市人均GDP 提高21.1%,第三产业产值提高17.8%。研究结果对中小型机场是否通航提供理论支持,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工程技术
    一种改进的永磁同步电机饱和数学模型#br#
    杨太鹏, 宋剑, 曹博书
    2019, 37(4):  52-56. 
    摘要 ( 14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饱和情况下永磁同步电机交直轴之间具有磁耦合特性,传统饱和数学模型需建立3 张交直轴自感和互感二维数表,查表量大。利用Ansys EM 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某电机饱和特性,提取交直轴电感参数,建立了一种电感参数查表量较少的电机饱和数学模型,并在Matlab 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反映电机饱和电磁特性,且与传统数学模型相比减小了一张二维数表,为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特性研究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简化、可靠的模型依据。
    基础科学
    二元域上有限几何LDPC码的停止距离#br#
    高有, 马赫​
    2019, 37(4):  57-59. 
    摘要 ( 12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停止距离是分析LDPC 码在二元擦除信道上的迭代译码表现时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研究二元域上有限几何LDPC 码的停止距离,需根据码的校验阵找到一个最小的停止集。根据有限几何LDPC 码停止距离的下界及仿射空间与射影空间的几何性质,通过寻找达到停止距离下界的停止集的方法,得出了一些特殊情况下二元域上有限几何LDPC 码的停止距离。
    涂覆铝膜CoCrAlY的HCPEB改性过程温度场模拟#br#
    王志平, 沈月, 韩志勇
    2019, 37(4):  60-64. 
    摘要 ( 11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优化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改性过程的工艺参数,以获得最佳的脉冲时间和电子束能量密度,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对表面涂覆铝膜的CoCrAlY 电子束轰击过程的温度场分布,分析了脉冲时间和电子束能量密度对试样表面合金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膜厚度为2 μm 时,最佳脉冲时间和电子束能量密度的组合为1.5 μs,6 J/cm2,此时对应基体的熔化深度为0.2 μm。延长脉冲时间可使试样表面温度逐渐升高,热影响区逐渐增大。当能量密度为4 J/cm2 时,适当延长脉冲时间,使其介于1.5 μs 与6 μs 之间,也能达到良好的电子束改性目的,获得理想的表面合金化效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