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ARE D, WIGGINS M, BATT R, et al. Cognitive failure analysis for aircraft accident investigation[J]. Ergonomics, 1994, 37(11): 1855-1869.[2] SHAPPELL S, WIEGMANN D, FRASER J, et al. Beyond mish a prates:a human factor analysis of U.S. Navy/Marine Corps TACAIR and rotary wing mishaps using HFACS[J]. Aviation Space Environ Med, 1999(70):416-427.[3] 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 New York: McGraw-Hill, 1980.[4] GOLDEN B L, WASIL E A, HACKER P T.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pplications and Studies[M]. Berlin : Springer, 1989.[5] 谢春生, 赵煜,韩红蓉. 签派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分析[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7, 18(5): 18-20.[6] 张垠博. 人为差错对飞行安全影响的研究[J]. 科技信息, 2011(22):805-807 .[7] 张大林. 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签派放行中的人为差错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5(18): 26-27.[8] 王泽峰. 签派工作中的人为因素[J]. 中国民用航空, 2004(9): 68-69.[9] 李宗冀, 罗晓利.空中交通管理中人的因素[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1-28.[10] 国际民航组织. 人为因素训练手册[M]. 北京: 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 2000: 15-16.[11]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8.[12] 张亮.航班延误统计指标体系及延误等级评估研究[D]. 天津:中taptap下载安装安卓, 2008.[13] CCAR-121-R4,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S].北京: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2010.[14] CCAR-65FS-R2, 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S]. 北京: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2010.[15] AC-121-FS-2009-32, 签派资源管理训练[S]. 北京: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2009.[16] ICAO. Safetymanagement manual, Doc9859[R].Montreal: ICAO,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