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智库)
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前身为taptap下载安装安卓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组建于2009年。初期主要以应对欧盟航空碳交易、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整体部署为目的,开展国际航空减排谈判落实CBDR原则、民航未来发展趋势预判及排放峰值等研究。伴随民航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发展,从以服务谈判为切入点,向民航业节能减排政策研究、决策咨询以及技术研究和推广延伸,形成依托民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学、综合发挥民taptap点点注册账号学多学科融合优势、充分利用行业内外资源建立的技术和政策研究咨询创新型、服务性团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中国民航应对国际谈判的决策支持团队、民航局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制定的研究咨询团队、行业内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推广团队。2016年,以本创新团队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成为民航局正式批准的第一个智库,并更名为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支撑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中心团队十余年来坚持跟踪ICAO大会决议环境议题进展,协助撰写参会案文及针对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方案(CORSIA)一揽子标准等问题的差异声明,全程参与ICAO环境保护委员会市场机制工作组、航空器噪声工作组、排放工作组、机场和运行工作组以及长期目标组的技术讨论与磋商谈判,为推动全球国际航空运输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争取发展中国家国际航空运输发展权益与空间贡献“中国智慧”。完成《中国民航绿色发展政策和行动》(2016、2019年度)报告起草,讲好中国民航绿色发展的“中国故事”。多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大会,并在UNFCCC国际航空排放问题谈判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圆满完成了民航局交付的各项国际航空排放问题相关国际谈判工作任务。针对国际民航组织碳抵消与减排机制贡献“中国方案”,该方案获中央主要领导批示。

探索民航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
以提升民航环境治理能力为目标,立足民航自身特点,围绕飞机污染排放、环境影响评估、运行管理优化、市场机制调节等方面,开展全链条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数十项,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提供行业特色解决方案,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融入一流交通学科建设,赋予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绿色内涵,积极开展航空环境领域创新人才教育,累计培养研究生近60人。

发挥智库研究前瞻性,助力谋划行业绿色发展路径
对国际、国内航空减排目标,航空减排市场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机制方案的选择、以及不同方案对航空运输发展带来的影响等核心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对建立民航国际、国内减排的协调统一机制方案形成了系统客观的分析结论,支持民航局和国家主管部门决策。

支撑重大专项实施,夯实行业绿色发展基础,完善行业绿色发展工作机制
针对行业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部署,中心团队全程参与,初步搭建行业内外产业链条供给信息交流平台。承担中国民航能耗统计填报系统维护、数据接驳与分析工作,完成中国民航能耗和排放统计分析报告。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民用机场协会、首都机场集团等业内协会、企业域协同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智库结合产学研政优势,更好契合行业需求,更好服务绿色发展。

建设民航绿色发展信息宣介平台,编制绿色发展政策蓝皮书
搭建民航绿色发展的信息宣介平台,先后举办中美民航高层培训、中欧民航绿色发展培训、中日机场节能减排培训、能耗统计培训、节能减排政策宣贯等相关活动,扩展的行业交流与互动。自2016年起,连续编著3部《中国民航绿色发展政策与实践》蓝皮书,系统梳理行业绿色发展领域相关政策体系,总结先进实践经验,为民航局及行业主体科学决策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思想库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