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风采 >> 正文

“经”英计划,学长学姐说——考研那些事(丁嘉豪)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1-06 [来源]: [浏览次数]:

随着大四学年的悄然推进,考研已成为众多学子面前一项紧迫而现实的挑战。在这个决定未来方向的关键节点,我院特别推出了“‘英计划,学长学姐说——考研那些事栏目,专为即将步入研究生阶段的你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栏目以采访的形式与多位已成功跨越考研门槛、步入理想研究生院校的学长学姐进行深入的对话。他们不仅深情回顾并细致剖析了自己的考研历程,更慷慨分享了一系列宝贵的实战经验:从考研期间科学高效的复习日程安排,到有效缓解备考压力的心理调适策略;从初试备考的重点难点攻克,到复试面试的充分准备与技巧提升。这些源自实战、饱含深情的经验分享,无疑将帮助大家更好地安排复习规划,做好面试准备,与自己的梦校更进一步!

在首期专栏中,我们采访到了2020级经管学院优秀毕业生。首期专栏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2020级经管学院优秀毕业生丁嘉豪学长,作为我校十佳大学生之一,他成功保研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在本科期间,曾担任20054101班班长,获国家奖学金、王克昌奖学金、天津市高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奖励。丁嘉豪学长回顾了自己考研的心路历程,分享了如何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念,以及如何在遇到困难时寻找解决之道。他的经验分享,无疑为正在备战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极大的鼓舞和启示。

问:是什么样的信念让您坚持下来整个准备上岸的过程的呢?

答:我觉得信念的话可能就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想办法去实现它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我觉得既然自己做了一个决定,然后同时已经开始做了,那就不要让这个过程中你花下去的精力、花下去的心思、花下去的这个时间白白浪费掉,哪怕最后可能结果并不是那么好,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尽力了,也不要让自己后悔。

问:对正在备战研究生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宝贵的建议吗?

答:我觉得效率最高的一种方法肯定是你去问你上一届或者上几届跟你考同一个院校或者是同一个专业的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然后问他们当时的经验,或者说你有问题,你可以直接去问他们。站在考试的同学角度,不要觉得不好意思问,因为你们的学长学姐,他们当时那个时候心态可能跟你们也是一样的,整体他们也经历过,就是这样的一个时候,他们也会比较乐于去分享经验。你们有问题,可以大胆地去问询。我记得以前夏书记在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她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其实你去做什么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把这件事情去给他做成,无论这个事是大是小,对你来说是简单是复杂,事情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把这个事情从头到尾就是给他去做下来。我觉得对应到我们现在的考研,首先你肯定你的目标要明确,你把这个目标定下来之后,后面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就想办法去给他解决。其实说到底,方法论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方法论,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每个人他肯定都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就得自己去找相对应的办法,然后去权衡利弊,去做出一定的取舍。最终,这个实际的操作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首先目标要明确,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比较重要的。

问:在研究生阶段最看重的是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到的哪些能力?

答:第一个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为除开南航本科继续读研究生的这一部分学生,那其他学生肯定是从别的学校来的。你可能自己在原先本科学校,会有一个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是习惯。那来到新的环境之后,可以选择继续去保持原来的这样的一个节奏。如果你觉得这样对你的整个学习或者生活是一个比较好的话,那就可以继续保持。如果感觉沿用原来的那一套感觉好像并不是那么合适,或者是现在环境变了,那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出改变。总的一点就是你需要在这个环境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个节奏,你要进入到一个比较好的节奏中来,那无论是学习或者是生活这样的话,我觉得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状态。状态好了之后,你做很多事情都会感觉到比较得心应手。每个人自己去感受,去适应环境。第二个就是学习的能力,我们这个每天上课学习新的一些知识,这个叫学习,但不是全部。就以我上研一这两个月为例,目前还是以上课为主,在这个阶段的话,各种各样的课和技能都是需要去学的,这个可能与本科有很大的区别。以南航为例,如果本科是工商管理的,转到现在的话,以民航学院为例,他可能是偏工科的,有好多课程或者说是你需要具备的一些技能,跟原来的那个学科是差别比较大的。在这个时候,学起来会有比较大的难度。你可能和别的同学去一起上课,他们可能是有基础的,你可能就是没有基础的,如何去弥补这一块空白,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是得靠我们自己去学,如果学习能力比较强,那就能够尽快地去弥补这些差距,可能对你后面的一些学习可能会有一些好处。研究生阶段,我自己觉得就是和本科就是比较看重的两个能力,一个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有一个就是学习的能力。

问:您觉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生活怎么样?

答:两个词概括,充满挑战与充满希望,充满挑战,就是每天就是你可能会有很多任务,很多任务是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几乎是每天都有挺多的事情是需要做的,很多确实也是暂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就需要自己去想办法。首先你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积累,找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地去把你目前面对的这个问题给解决掉。这个就是充满挑战这一方面。充满希望的话,就是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因为你感觉每天事情都做不完,但是很多事情又没办法,是必须去做的,每天你努力探索的一个过程中的话,可能会得到一些比较正向的反馈,感觉我的付出好像是有那么一点收获的。根据我自己以往的一些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没办法一下子把很多事情都做好,但是你一天天地积累,到后面的话,还是会取得一些比较令自己比较满意的成果。

其他方面的话,整体氛围我觉得是挺好的。无论是你进来以后跟你新组建一个寝室,还是你新加入这个导师的课题组。目前就我个人看来,我感觉是挺好的。研究生阶段我觉得大部分碰到的人都应该挺好的,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这个事情要做,都可能会专注于自己的任务。压力方面的话也有,但是我觉得这个在任何阶段都有,重要还是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个事情。很多事情其实刚开始做不好,或者达不到,其实也没关系。总不可能你事情做不好,就彻底放弃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把心态放得平和一点,有的时候心情不好了,做点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研究生其实相对来说还是可以比较自由地安排时间的。

总结来说,研究生生活目前就是一个是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整体氛围其实感觉都挺好,学习压力有是有,但是自己也能够调整,也能够适应下来。

问:您读研究生之后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呢?

答:目前来看就是,无论是自己的想法也好,还是说根据以往的数据,我们专业或者说是我们实验室的一些师兄师姐他们的一些情况,目前我可能还是会倾向于去行业内就业,目前来看是这样的。如果后面感觉读研渐入佳境,或者说后面有一些比较好的机会的话,可能也会选择继续深造。后面环境肯定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去做一些调整。

问:学长可以分享一下当初自己的保研流程吗?

答:当时大概是在大三的时候吧,我看了一下自己的一些基本条件,和当时保研的要求做了一下对比。可能感觉可能有点希望,后面的话就是尽量地去满足那些要求。后面到大四,9月份的时候,也是比较幸运吧,然后拿到了学院的推免的名额。在正式确定自己有这个名额之前,如果我们本身对自己有把握的话,或者说你对于这个保研,你想要去冲击一些层次相对来说更高的一些院校的话,我觉得大三结束的暑假可能就可以去准备了。

当时我印象里比较深的阶段,是夏令营的阶段。夏令营它其实是一些学校去展示自己的学科的水平的一种形式,目的就是去吸引一些学生去加入他们学校。然后一般夏令营结束的时候,他会有一个考核或者叫评估,就是如果对方的学校比较认可你,或者说你在这个考核的时候,你取得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那么当你在9月份正式拿到你们学校推免名额的时候,你去报他们那个学校,你被录取的概率就会比较大。这个夏令营具体的时间和安排的话,每个学校可能都不太一样。时间点或者说是一些要求,你需要准备的一些材料可能都不太一样,可能需要我们去密切地关注一下他们学校的官网,也可能是他们学校的研究生的网站。夏令营的话,一般是在大三的暑假比较多,就是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比较多。也有可能一些学校它可能比较早,如果有兴趣的同学的话,可以提早地去关注一下。我那年去了一个夏令营,整体的感受的话就是非常的震撼,去了那个学校,感觉那个院校的水平、学术氛围或者说是校园文化,再到和老师以及一些学长学姐实际接触下来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可能会对当时自己的认识会有很大的一种冲击。大家如果有机会入营的话,还是非常建议去别的学校参观交流一下的。如果能入营,或者说如果你在最后的考核的时候取得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是非常有希望进入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