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经管学院在学院接待室举办了“民航发展研讨沙龙”活动。李艳华副院长主持了本次沙龙活动,曹允春、李晓津、赵桂红、李艳伟、李航、白杨敏、赵冰等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就最近参加各类论坛活动心得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李艳伟老师首先介绍了参加“2017中国民航发展论坛”的感受和收获。她表示,她本人正在从事和承担着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领域的研究工作及相关智库的建设任务,机场作为民航发展的核心主体之一,本次论坛的主题与其研究领域高度吻合,通过参加本次论坛,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球各国城市群和机场群建设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学习互联网时代民航业发展的新机遇、城市群与机场群的新协同、面向机场群的城市新联通和面向机场群的资源配置新方式等方面内容,为追踪和紧跟业内研究前沿创造了优越的机会,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民航业发展和京津冀协同战略,更好的为落实国家宏观战略对民航业提出新任务和新要求建言献策。同时通过参加本次大会主办的各类主题讨论会,积极与各位演讲嘉宾和与会代表进行讨论和交流,也为我院教师同国内外民航专家和领导创造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曹允春教授主要介绍了参加“第六届亚太现代化机场大会—中国站”的感受和收获。应大会组委会邀请,曹允春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本次论坛并进行了名为“港产城一体化是全球临空经济区发展必然选择”的主题演讲。亚太现代化机场峰会 (Asia Modern Airports)于2014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创立,是“亚太十佳机场专项活动”。从活动品牌创立至今,已在墨尔本、新德里、雅加达、马尼拉等多地成功举办数届,服务了2000余名机场行业决策层、组织了100余场次的主题演讲、30余次机场领袖圆桌讨论、得到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东盟机场协会、各国民航局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其国际化程度和专业性备受肯定。在本次大会上,来自中国、欧洲、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行业代表们就多项议题展开了研讨和交流。曹允春教授表示,未来中国将会涌现一批新型的航空枢纽机场,各级政府对机场项目的投资将持续增加,机场现代化、智能化、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与临空经济协同发展等新理念是机场建设与管理的新方向。通过参加本次论坛,积极讨论当前机场业发展中的各类热点问题,与国内外业界专家进行经验交流和沟通、共商未来机场发展之路,可以准确掌握现代机场发展方向,紧跟国际机场业发展趋势,更好的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同时,曹允春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全程主持了本次论坛,也有助于扩大我院在国内外民航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白杨敏老师主要汇报了其近期与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李刚教授调研座谈的心得体会。对于我院“临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前期扎实的业务基础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李教授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李刚教授表示,首先,临空经济市场潜力巨大,“临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开展项目时应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充分体现高校智库的政府决策支持功能,更好的为我国民航及天津市服务。其次,在智库建设过程中其应更加注重智库的运营模式和整体架构,解决包括智库实体化、人员编制和资源配备等问题,不断完善智库治理结构。第三,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传媒渠道和更广阔的平台对其自身进行宣传,扩大在天津乃至全国的社会影响力。调研结束后,李刚教授还赠与了其开发设计的《CTTI来源智库MRPA测评报告》。
最后,李艳华副院长对本次学术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通过本次的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搭建起一个学院老师间的互动交流平台,有助于各位老师跟踪前沿洞察问题,切磋心得交流思想,共同研讨推动创新。未来类似的沙龙活动应进一步定期化和制度化,为各位老师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沟通分享和拓展创新的学术研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