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题为“机械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自然和谐迈向仿生新高度”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730所高校,共计6386项作品参与其中。经过激烈角逐,我校3项参赛作品均获全国一等奖,一等奖获奖数位居天津市第一名,全国排名第四,取得我校参赛以来最好成绩。

“翠微智耘”-多功能智控移栽机
团队成员:贺昱森、靳皓翔、何珏、李公岩、陈天琦

“玉延”丰穰-智能一体化山药种植机
团队成员:范弘哲、张长鹏、张阳、朱晔旻、尹宇翔

“无声藏匿仿生蝴蝶”
团队成员:高涛、李相泽、李昕睿、付清扬、沈建冰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属于教育部支持的首批九大学科竞赛之一,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已成为代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最高水平大赛,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认可度极高。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自启动以来,我校航空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赛。各参赛团队从作品的新颖性、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出发,考虑设计合理性、工艺制作、功能实现、性价比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设计。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满怀热情,经过不懈努力,突破多个难题,最终航空工程学院何振鹏、辛佳老师和工程技术训练中心钱俊泽、蔡猛老师指导的“翠微智耘”、“玉延丰穰”、“无声藏匿式仿生蝴蝶”3个项目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决赛的舞台上以高质量的科创作品彰显了学校风采,为学校再添荣光!

作为此次入围全国总决赛3支参赛队伍的指导教师,何振鹏老师表示:“一路上心酸,实属不易,这次比赛也刷新了自己在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指导上的纪录,每个项目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共同努力、团结合作的结果,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相互支持是成功的关键。竞赛执行过程中教师团队鼓励学生们积极沟通,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设计。在此,感谢为本次竞赛组织协调的李淑凤老师,感谢学校教务处、航空工程学院、工程技术训练中心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翠微智耘”团队成员贺昱森说:“从Solidworks的第一个草图开始,到拥有1700余个零部件的实物模型。在一年的时间里,问题与改进始终贯彻着我们的日常,taptap点点注册账号的日出和南二食堂的茶香鸡都成为了难忘的记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友谊、知识与能力。我们的团队五个人通过不断改进、精益求精,依次获得了天津市第一名和全国一等奖的殊荣。回首这段比赛历程,备赛中每一次的咬牙坚持都在回忆中熠熠生辉。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与指导,让我们能够在这场挑战中脱颖而出。”

“翠微智耘”-多功能智控移栽机参赛现场
“玉延丰穰”团队成员张长鹏说:“参加本次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我感觉收益颇丰。参赛过程充满挑战,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最后的原型制作,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我们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优化,才最终完成了作品,整个过程非常艰辛但却让人充满成就感。在比赛中,我们也深刻意识到创新思维是灵魂,机械创新设计需要我们跳出常规思维,不断尝试新的点子。非常感谢学校与老师对我们团队的支持,所获得的奖项也是对我们的认可,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们也会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进步,锐意进取”。

“玉延”丰穰-智能一体化山药种植机参赛现场
“无声藏匿仿生蝴蝶”团队成员高涛说:“这次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仿生蝴蝶赛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从组建队伍到开始制作,我们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从最开始的完全飞不起来,到一点点能够飞一米、两米,直到市赛前大家一起通宵制作,终于在凌晨看到能够飞到理想距离的蝴蝶。最终拿到了天津市第一名的成绩,也成功通过了国赛初评的选拔。在参加全国总决赛前,我们努力尝试,选择了各种不同的材料,翅膀的形状,也一度经历前功尽弃的时刻,但最终我们冷静下来,重新将蝴蝶复原,并达到了更好的飞行效果。在比赛飞行规则不适应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调整蝴蝶起飞方式,最终拿到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感谢队友们的共同努力,彼此陪伴与相互鼓励!我们不仅收获了全国一等奖,更在比赛中成长,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无声藏匿仿生蝴蝶”参赛现场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目的在于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航空工程学院将进一步坚持“五育并举”、“四个课堂”联动,做细第二课堂,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