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喜报:我院在202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评选中斩获佳绩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5-09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202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我院凭借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扎实的成果转化实力,共有3项科技成果脱颖而出,荣获表彰。其中,学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斩获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并以第三完成单位参与获得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此次获奖充分彰显了学院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领域的科研底蕴与行业贡献三大团队成果亮点纷呈。

1. 自然科学二等奖:时变工况下旋转机械轴承微弱故障诊断与寿命集成预测理论及方法

该成果由赵慧敏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独立完成,针对旋转机械轴承长期服役于时变工况环境,开展自适应匹配信号特征的微弱故障稀疏表征理论、融合特征驱动的微弱故障智能诊断模型、数模驱动的剩余使用寿命集成预测方法研究,为突破时变工况下旋转机械轴承早期微弱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难题提供了理论方法支撑。8篇代表作发表在IEEE会刊、中科院一二区等期刊,7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受到多个国家、地区学者的高度评价与广泛引用。

2.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民机典型部件剩余寿命预测和健康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成果由郭润夏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协同攻关。该成果纳入中国民航CCAR-66R3标准,完成了2万余人次的技术培训;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9项,出版专著1部,多篇高水平论文发表于IEEE Trans等期刊。基于项目成果研发的多个业务系统已在航空公司和MRO企业落地应用,近三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4亿元,为民用飞机维修保障能力提升和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安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3. 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复杂环境无人机遥感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学院王蕊、孙辉教师参与完成的该奖项,主要针对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监测需求,提出了智能监测与数据处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领域,显著提升了无人机作业的精准性与适应性。

近年来,学院秉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始终以服务国家民航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生态。学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凝练与报奖组织工作,通过优化科研团队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水平成果产出。截至当前,“十四五”期间学院以第一单位完成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已达11项,以第二单位等参与获奖7项。

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民航安全、智慧民航等前沿领域,以科技创新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中taptap点点注册账号智慧”。


Baidu
taptap点点手机网页